淺談小兒濕疹中醫治療法

0
7331
views

秋分已過,涼風送爽,終於可擺脫夏季的悶熱濕氣。隨之踏入冬季時節,小兒濕疹病患可達總門診人數一半以上,而且濕疹也是兒科常見和多發性疾病之一。

醫沒有「濕疹」的病名,根據西醫臨床特點,可歸納為中醫「濕瘡」和「斑疹」範圍。男女老幼也可發病,以先天敏感性體質的人為多,冬季復發為常。濕疹為多型性皮損分布,最明顯特點是皮膚痕癢、皮損糜爛、流滋、結痂;根據皮損特點一般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類。

主要分三型

風濕蘊膚

可見小兒常常抓之並見糜爛或滲出,皮損較紅、瘙癢劇烈為特點,以袪風健脾、化濕清熱為主,萆薢滲濕湯為基本方;方中有萆薢、薏苡仁、牡丹皮、黃柏、赤茯苓、澤瀉、滑石、甘草。如果遇熱痕癢甚,則加黃連、黃芩、蟬蛻、牛蒡子、白僵蠶以清熱袪風為主。如皮疹滲液較多,或出現水疱、糜爛等,舌邊有齒印,苔白膩者可加蒼朮、白鮮皮(白蘚皮)、地膚子等。

脾虛濕困型

皮損不是很紅或滋水較清稀,反覆發作,輕度肥厚粗糙,搔抓後易流滋清水,加上面色萎黃,食欲差、大便溏瀉;以健脾利濕止癢為主,參苓白朮散作代表方,若脾虛口淡苔濁,可後下砂仁;若在緩解期可重於補氣健脾,可重用黨參、黃耆。

血虛風燥型

皮損乾燥肥厚、抓痕、血痂、搔癢為主。代表方以當歸飲子為主,有當歸、白芍、生地、防風,白蒺藜、荊芥、黃耆、丹參、何首烏、生甘草;治法以養血潤燥、祛風止癢為主。

內治外治

濕疹此病的總法則也不離健脾為主,小兒脾常不足,腎常虛,在病因病機上已圍繞著脾虛濕盛為此病的始終,所以初起和急性期以袪風、化濕、清熱為主,佐以益氣健脾;在反覆慢性期內,必以養陰益氣潤燥為主,健脾為輔。所以由此可見,健脾在小兒濕疹上有著重要地位,反映補後天以補先天不足的特點。

外治法對小兒皮膚病頗受歡迎,西醫以抗組胺藥、皮質類固醇激素、抗生素等作為皮膚科常用藥,特別在於抑制皮膚痕癢,可有效緩解急性和亞急性的濕瘡,但停藥後病情反覆,復發率高。所以急性炎症性皮損,僅有潮紅、腫脹、無糜爛或滲液時,用中藥粉劑和洗劑外塗為主,有水疱、糜爛、滲液時,則用溶劑濕敷及油劑外塗。慢性皮損則以霜劑、軟膏為主,皮疹肥厚者則用硬膏貼敷。

除了中藥治療小兒濕疹外,還有配合外治法及中成藥一併治療。如初期只有潮紅、沒有滲液或水疱時,可以用清熱止癢的中藥,如苦參、地膚子、黃柏、荊芥等各20克煎湯溫洗或用消炎止癢洗劑外洗。

若是水疱滲液多或者是滲出較明顯的或有糜爛創面的,可以用收斂較強的中藥例如生地榆、馬齒莧、野菊花各30克外洗及濕敷,外搽黃連油、青黛油以促進滲液吸收,起收斂作用;若乾燥如苔癬樣變的皮損,可以青黛連油膏以保護皮損,促進角質新生,清除殘餘炎症。

如臨床上遇上病情較嚴重的小兒,例如濕疹分布部位是大範圍或痕癢較甚的小兒,可以三棱針在患兒濕疹患處(或相應穴位)淺刺數針,放出少量血液,能有止癢、退熱解毒效果。

戒「發物」

林浩雯(註冊中醫師)

小兒濕疹加重原因主要是飲食不當,或搔抓過度致皮膚感染,例如面積較大的,可用馬齒莧、黃柏各20克煎湯濕敷。還應注意飲食和生活調養,例如有些人對異體蛋白過敏,對這類食品應該少吃,必須戒掉「發物」(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的食物,而且可因進食後會突然發病,或引起舊病復發或新病加劇),如蝦、蟹、鴨、鵝、笋、芋頭、鯪魚和鯉魚等食物或會加劇皮膚舊患,適宜戒之。

在日常生活中,須注意洗澡時溫度,切勿過冷或過熱,而且應避免使用肥皂或者含香料的沐浴液,減少刺激皮膚可能。而且須注意每次浴後或每日護理塗上潤膚露,保持皮膚濕潤,才可紓緩及減輕痕癢情況。濕疹病患者應盡量避免接觸敏感源,衣服上也注意穿輕鬆柔軟的純棉為宜,化纖製品等不可以直接接觸皮膚。避免過度清洗皮膚,保持大便通暢,才可以好好控制病情,減少瘙癢。3

備註: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網頁:www.yanchai.org.hk中醫服務內容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