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為何更疲倦?
大多數人在運動後都有神清氣朗的感覺,因為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不過,也有部分人在運動後感到渾身疲倦!
一般人在運動後會感到精神奕奕,整個人輕鬆很多,這是因為適當的運動可以促使人體溫度上升,血液流動加快,令整個人變得更加活躍,精神抖擻,然而,有部分人在運動後會頻頻打呵欠,雙腿困重,甚至出現想在沙發上小睡片刻等疲勞的狀態。
運動後三種疲勞
這究竟是甚麽原因呢?我們從中醫的角度進行分析。運動後出現的疲勞可分為三類,包括形體的疲勞、精神的疲勞及臟腑的疲勞。
- 形體的疲勞 —— 主要是肌肉、筋骨及關節的疲勞,表現為肌肉痠痛、筋骨及關節疼痛等症狀,這類情況一般經過適當的休息後即可緩解。
- 精神的疲勞 —— 指運動後除了出現肌肉痠痛外,還伴隨精神不振或困倦等的狀態。
- 臟腑的疲倦 —— 指受累的臟腑功能失調或下降,常見的表現包括有脾胃功能失調、怕冷、鼻敏感等。
煩勞則張
這些運動後出現的疲勞我們可用中醫的角度理解。中醫認為「動則生陽」,人體透過活動使陽氣得以旺盛,所以正常情況下運動後會感覺身體和暖,心情舒暢。然而,《黃帝内經》提到:「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 其中「張」代表亢盛和過度的意思,即超過限度的勞動,陽氣就會被過度調動,不僅損傷陽氣,亦會耗傷陰精。可以理解為運動時大量的出汗,會引起「氣隨汗泄」的情況。中醫認為「陽加於陰謂之汗」(陽氣與陰液合併才能產生汗液),因此,過量運動使汗水過多排出會折損陽氣。另外,過量運動亦會耗用身體過多氣血。如果長期過度運動而未能通過休息和飲食及時補充,可能出現四肢倦怠及精神疲憊等氣血不足的情況。這些情況不是一日之病,病程一般較長,但只要注意調節習慣,亦能避免。
現時有不少人習慣在健身室進行運動,而健身房的冷氣強勁,在運動時人體毛孔張開加上出汗,寒邪容易侵犯人體,如果此時再飲用冷凍飲料,不但會損害人體的陽氣,亦會傷害肺臟。《黃帝内經》:「形寒寒飲則傷肺」,肺臟負責保護人體免受外來邪氣侵襲,若肺臟受損,保衛功能則會下降,進而出現怕冷、容易感冒及鼻敏感等肺氣虛弱的表現。
冷飲影響脾胃

冷飲還會影響脾胃功能。有部分人喜愛運動後飲用冷水、電解質飲料,冷水沖泡的蛋白質奶粉,或者食用乳酪、芝士和香蕉等,這些都屬於寒濕食品。中醫認為脾負責將飲食中的營養物質提煉出來並運送到全身,參與人體水液代謝。若脾的功能減退,則食物中的營養吸收會受到影響,可能會出現腹脹、大便溏薄、食欲不振等問題,甚至因為氣血生化不足而出現面色萎黃、倦怠氣短等情況。若水液代謝出現問題,水液會滯留人體,產生痰、濕,甚或出現水腫。
綜合以上所述,長期的過度運動而缺乏適當休息可導致精神疲勞。同時,若又經常受涼(如吹冷氣、進食寒涼飲食等),則會進一步減弱肺和脾臟的功能,最終出現臟腑疲勞。所以,建議運動宜適量適時,也要避開風寒環境。飲食方面應盡量避免在運動後立即飲用冷凍飲料,可選擇將飲料放置至室溫狀態後再飲用,以避免損傷脾胃。
此外,對於本身體虛的人士,建議選擇早上或日光充足的時候,多到戶外運動,藉助天地間的陽氣來培養自身正氣。運動應以微微出汗為宜,避免過量。同時,可選擇一些養生功法,如太極和八段錦,持之以恆以強身健體。3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
網頁:www.ucn.org.hk/zh-hant/services/chinese-medicine-service
Facebook:facebook.com/ucnchs
Instagram:instagram.com/ucn_health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