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源遠流長來形容中醫學一點不為過,中醫奉為圭杲的《黃帝內經》成書期也有二千年,在這段悠長歲月裡,中醫按不同的地域、人脈、天候,演化出不同的流派。今期我們就粗略地簡介在中醫長河裡較為人所識的流派。
看慣中醫的讀者或許會認為醫師處方藥物變化不大,不外乎樹皮枝葉草頭云云;看咳嗽一般處方少不了桑葉、菊花、連翹、桔梗等,或是麻黃、杏仁、陳皮等;睡眠差總有酸棗仁、百合、龍骨……心中不禁疑惑:「我也懂啦!」
俗語有話「久病成醫」,說不定有病人也想過開方替自己治病。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物產各異,人們的飲食生活習性亦不盡相同,形成明顯的體質差異。如北方天氣寒冷,北方人體質壯實,腠理緊實,飲食習慣多是進食高熱量食物,也慣喝烈酒,發病通常因受寒引起,屬外感病。南方地勢薄,臨近海濱,濕熱多雨,南方人體質纖瘦,腠理疏鬆,嗜冰凍飲食,較易患上胃腸痰濕的內傷疾病。
疾病的治療方法和用藥因天時、地域、人的不同而相互區分,慢慢演化出各具特點的經驗醫學。
然而,人類文明是不斷進步發展的,任何學科都必經反覆實踐、總結、驗證的過程,中國醫學亦是如此。自人類文明存在至有文字記載出現,中國醫學一直以經驗醫學幫助人類解決健康問題,而由經驗醫學走向理論醫學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中醫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黃帝內經》,距中國開始文字記載的歷史兩千多年,該書除了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外,還是第一部養生寶典,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以《黃帝內經》作為中醫理論基礎,後人不斷發展、臨床驗證、總結,慢慢形成不同的流派。
一如佛教理論源自古印度,在中國古代嵩山少林發揚光大,影響至今。中國以《黃帝內經》為理論基礎的一眾醫學派別中,以傷寒派最被推崇,後世的醫派都深受其影響,發展出不同特色的流派。
古典傷寒派
傷寒派源於兩千年前東漢時期,開山祖師是河南人張仲景,他因當時族人多死於外感傷寒而博採古籍,並集結成《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兩本寶典,被稱為「方書之祖」。其中記有被視為天下第一方的「桂枝湯」(桂枝、芍藥、炙甘草、生薑、大棗)。傷寒派的特色是用藥精簡,甚少有方子超過十味,而療效顯著,一矢中的,箭無虛發。
四大家和易水學派
宋、金、元時期是中醫發展的輝煌時期,醫家在前人的理論上不斷臨床實踐、發揮創新、開宗立說,創建新的醫派。
- 河間派 ── 創始人劉完素(後世人稱劉河間)認為疾病多為火熱引起,強調「五氣化火」和「五志化火」理論,善長用寒涼藥物治療,後世稱之為「寒涼派」,有「熱病用河間」之說。
- 補土派 ── 創始人李杲(李東垣)創立以顧護脾胃為主的治法,因脾臟屬土,所以名為補土派,亦有稱為溫補派。
- 攻邪派 ── 張從正(張子和)的攻邪醫派強調「邪留傷正」的疾病觀點,以驅除邪氣治病,常用發汗、嘔吐、泄下三法。
- 丹溪學派 ── 始創人朱丹溪,以養陰法治療疾病,認為人體「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所以提倡以滋補養陰為主治法。
- 易水學派 ── 創始者為河北易水人張元素而得名,以臟腑證候病機為其治療探索,辨別屬寒屬熱、屬虛屬實來分析疾病。
這些門派雖然年代久遠,但其創立的治療思維和留下的臨床經驗卻影響深遠,其中臨床常用的藥方「補中益氣湯」、「越鞠丸」和「大補陰丸」等,至今也存在臨床實效。
明清時期溫病派
至明清時期,瘟疫(溫熱)流行,溫病始被深入研究,其時以《傷寒雜病論》古書所載的治法治療南方濕熱引起的瘟疫病,療效並不顯著,需尋找新的方向。以葉天士、吳鞠通、王孟英等一批明清醫家為學派的核心人物,從濕、從熱立論,創立衛氣營血及三焦辨證法。溫病派用藥特點是味數少,用量輕,以輕靈甘淡,芳香化濕,發揮四兩撥千斤之效,溫病藥方的特性更切合南方。常用藥方如「桑菊飲」、「銀翹散」和「新加香薷飲」等,至今仍是臨床常用方藥。
除了有輕靈的溫病派外,另有扶陽派,他們用藥量重,味道厚,猶如重量級拳手,出拳重猛,一擊即中,尤其重用「熟附子」、「黃耆」等,相對於溫病派,風格截然不同。
因地域而立的流派
有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俗語「靠山食山、靠水食水」,不同居住地有不同的水土氣候、文化和生活飲食習慣,培養出不同體質的人群,也衍生出不同醫派。明清時期人口激增,民間對醫療的需求明顯增加,當時中醫可分為廣東嶺南醫派、安徽新安醫派、蘇州吳中醫派、常州孟河醫派、溫州永嘉醫派、杭州錢塘醫派、江西盱江醫派和湖湘醫派等等。這些醫派較為近代,醫術承傳較為全面,著作也較多,其中孟河醫派人才鼎盛,清末民初時期出了大批有名的醫家,如費伯雄、馬培之、丁甘仁、程門雪、秦伯未、丁濟民、章次公等,其後人仍活躍於中醫界。
傳說中「懸絲診脈」
說醫林名宿,不得不加插一段軼事。歷來民間遍傳御醫為宮中皇后、公主看病,不可以直接望、聞、問、切(把脈),而必須用絲線的一端繫在病人手腕脈口上,御醫按絲線另一端間接取脈,俗稱「懸絲診脈」。
話說孟河醫派代表人物馬培之(馬文植)因醫術超群,在清光緒六年曾經奉召赴京為慈禧太后治病,太后病愈,獲賜匾額。馬培之後來在其著作《紀恩錄》中記錄了給慈禧太后診脈的經過,是否真如民間傳言所說的懸絲診脈呢?書中說只是不能站起來走上前去摸脈,而書記載「行一跪三叩首禮……太后命文植進診,膝行至几前,几上置兩小枕……啟簾,請脈,左右如法」,須不能抬頭望,末了一句是「臣愚昧之見,是否有當,伏乞訓示」。這個記載打破了民間 「懸絲診脈」傳聞。
現代學院派
學院式的中醫教育萌芽於民國初年的上海。1916年,孟河醫派代表人物丁甘仁在上海住所創辦了「上海中醫專門學校」,辦學宗旨以「昌明醫學、保存國粹」為中心,以「精誠勤篤」為校訓,奠定了學院派的雛形。學院派的另一高峰是五十年代起中醫教育進入學院制,全國中醫學院相繼成立,其中最早且規模最完善的四所院校為廣州中醫學院、北京中醫學院、上海中醫學院和成都中醫學院,現已成為全國有名的中醫藥大學。這些學院吸納了當時民間臨床療效顯著的中醫師進入學院內教授中醫和編寫中醫教材,並以西方的教育模式取代了傳統師承制度,為有志成為中醫的年輕人提供便利快捷的途徑。學院為迎合高端人才培訓需要,分為全日制的臨床型研究生培訓,一方面秉承師承制度的優點跟隨老師臨症抄方,另外亦注重病房臨床,即類似西醫的實習醫生(Houseman)方式訓練,結合現代化西醫診斷和檢查,培育學生成為以臨床治病為重點的臨床型學位醫師。對於現職中醫則以公餘學習(Part-time)為主,結合不同醫師日間工作,加強理論的探索和實驗研究,培訓成為科學學位型的專才。訓練大致劃分為臨床派和科研派,前者著重臨床治病,後者注重實驗數據和結合細胞、基因等探索,成為新一代的現代中醫。
中國現代著名老中醫陳鏡合教授提出的「現代中醫」應具有中西醫專業醫學特點,以適應新時代醫療發展所需,兼備中醫和西醫知識的中西醫結合醫學人才,提倡以「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能中不西、先中後西、中西結合」的原則,成為學院派的中西醫結合新門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