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學貫串中醫學

0
1639
views

中醫中藥總離不開陰陽五行,與中國古代名著《周易》扯上了不可分割的關係,大抵因為如此,要明白中醫中藥,先要明白甚麼是陰陽五行。

起陰陽,首先要講的是《周易》這部中國哲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巨著。中醫傳統格言有說:「不知易,便不足以言太醫」、「易具醫之理,醫得易為用」。《周易》是中醫理論的淵藪,中醫基礎理論基本上源於《周易》。如中醫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氣化學說、中醫病機學說等無不胎始於《周易》。其中,《周易》陰爻、陽爻的陰陽關係,以及《周易》卦象所寓的陰陽哲理更是中醫陰陽學說的起源。

《易傳》釋《易經》

《周易》這個名稱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去了解。狹義的《周易》是指我們通常所說的《易經》,而廣義的《周易》則除了《易經》之外,還包括解釋《易經》的《易傳》。《易經》和《易傳》出現於不同的時代,且性質非常不同。不過在經學時代,人們對《易經》和《易傳》不大區分,統稱《周易》。

《周易》的《易經》雖未直接言陰陽,但陰陽觀念已寓含於剛柔及卦卜之中。《周易》陰陽是以「─ ─」、「─」,即以陰爻、陽爻為體現的。陰陽的對立、統一、消長、轉化皆取決於這兩個基本符號的變化。陰陽概念最早出於伯陽父用陰陽二氣的變化來說明地震。《國語.周語》:「陽伏而不能出,陰道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

以後老子的「萬物負陰而抱陽」進一步明確了陰陽的對立統一關係,但真正把陰陽作為完整的哲學體系是《易傳》。《易傳》的特點是用陰爻、陽爻兩個基本符號來體現陰陽的關係,這樣就使《易經》陰爻、陽爻擺脫了占卜的束縛,而昇華至哲學的範疇,從而使《周易》質變為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周易》的哲學觀點在於認為陰陽的矛盾運動存於天地萬物之中,包括社會現象,擴大了陰陽的普遍意義,即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變化,決定著一切事物的發生、發展和轉化。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中國第一部現存的醫學文獻《黃帝內經》,當時就是在《周易》的陰陽學說影響下,汲取了《周易》陰陽理論的精華,把陰陽哲學結合於醫學,成為中醫理論的基礎理論。陰陽哲學靈活地應用於解釋醫學,有力地促進了中醫學的發展,而卓越的成就,也是對《周易》的超越。

如何分陰陽

一般來說,凡是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著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於陰。

陰陽學說,貫串在中醫理論中,「用來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臟腑中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
其次,就體表言,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屬陽,體內屬陰。總之,人體組織結構的上下、內外、表裡、前後各部分之間,以及內臟之間,無不包含著陰陽的對立統一。

用於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

人體的生理活動是以物質為基礎的,沒有物質的運動就無以產生生理功能。而生理活動的結果,又不斷促進著物質的新陳代謝。人體功能與物質的關係,也就是陰陽相互依存,相互消長的關係,如果陰陽不能相互為用而分離,人的生命也就終止了。

用來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

  • 陰陽偏勝 —— 是屬於陰或陽任何一方高於正常水平的病變,即「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 陰陽偏衰 —— 是屬於陰或陽任何一方低於正常水平的病變,即「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
  • 陰陽的轉化 —— 人體陰陽失調而出現的病理現象,還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即「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用於疾病的診斷

由於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的內在原因在於陰陽失調,所以,任何疾病,儘管它的臨床表現錯綜複雜,千變萬化,但都可以用陰或陽來加以概括說明,故曰:「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到陰陽」。在辨證方面,雖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八綱,但八綱中又以陰陽作為主綱,表、實、熱屬陽;裡、虛、寒屬陰。陰陽,大則可以概括整個病症是屬陰證或屬陽症。

用於疾病的治療

  • 確定治療原則 —— 即陰或陽的一方偏勝,採用「損其有餘」的方法,若陰或陽偏衰,採用「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再深一步說,根據陰陽互根的原理,採用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的治法,即「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者升而泉源不竭」。
  • 歸納藥物的性能 —— 陰陽用於疾病的治療,不僅用於疾病的治療原則,而且也用來概括藥物的性味功能,作為指導臨床用藥的依據。

掌握藥物氣味

治療疾病,不但要有正確的診斷和確切的治療方法,同時還必須熟練地掌握藥物的性能,根據治療方法,選用適宜藥物,才能收到良好的療效。

藥物的性能,一般來說,主要靠它的氣(性)、味和升降浮沉來決定,而藥物的氣、味和升降浮沉又皆可用陰陽來說明。
藥性:主要是寒、熱、溫、涼,稱為「四風」。
五味:主要是辛、甘、酸、苦、鹹。
升降浮沉: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浮散,沉為重鎮。

總結

中醫治療疾病,就是根據病症的陰陽偏勝偏衰情況,確定治療原則,再結合藥物性能的陰陽屬性,選擇相應的藥物,以糾正由疾病引起的陰陽失調狀態,從而達到治愈疾病之目的。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