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

0
2348
views

肿瘤是机体某部分细胞病理性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肿瘤细胞的增长是盲目的,不为身体所需要的,会使机体正常组织结构受到挤压或破坏,并使机体器官失去正常功能。

瘤分两大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一般在发生肿瘤的组织名称后加上一个瘤字,其生长较慢或间断性生长,有完整的包膜,细胞组织与正常相似。多数良性肿瘤只在原处生长和扩展,对人体影响较小,或局部有压迫感或感染等,内分泌肿瘤可引起功能亢进。良性肿瘤不向他处转移,经外科手术治疗后较少复发。

恶性肿瘤的细胞发育不成熟,与正常细胞组织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无包膜,生长迅速,除可向邻近器官扩展外,还可向远处转移,能破坏正常组织,严重威胁生命。恶性肿瘤彻底治疗较困难,手术治疗后仍易复发。恶性肿瘤就其所发生的组织可分多种:发生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如肝癌、胃癌、乳腺癌等;发生于间叶组织(如脂肪、肌肉、淋巴等)的恶性肿瘤为肉瘤,如脂肪肉瘤、淋巴网状细胞肉瘤等,发生于胚胎细胞或未成熟的组织及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母细胞瘤,如肝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多种成分来源恶性肿瘤,一般在命名前加「恶性」二字,如恶性畸胎瘤,而多数肿瘤可用习惯名称,如白血病等。

肿瘤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肿瘤的发生机理是综合性的,归纳起来,可有体内和体外两大因素。

体内因素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失调以及遗传等。

体外因素主要有:物理性刺激(如放射性物质辐射)、化学物质刺激(如香烟中的有害物苯并芘、食物中的亚硝胺盐)以及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等。

要明确肿瘤的性质,往往不能只靠肉眼观察,必须进行化验检查,X光检查、超声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等。医生要根据病人的表现和多种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当前肿瘤的治疗手段,最常用的方法有:手术疗法、抗癌化学药物疗法、免疫调整疗法、放射疗法、中医中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及光、热、电、磁疗法等。

中医治疗肿瘤,十分强调辨证施治,只要理、法、方、药的运用得当,往往容易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往往同一种瘤,根据不同的辨证,有不同的治法。治法虽多,但归纳起来仍可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扶正袪邪。

扶正袪邪这一总的法则,可通用于各种肿瘤,但根据各种肿瘤和多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在这一总的指导方针下,再区别应用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心瘀,扶正固本等法则。

清热解毒法
适用于有发热身痛、口干舌燥、头痛、大便干结、小便赤黄、局部红肿、灼热等表现者。患者脉象多弦数,舌苔黄。

软坚散结法
适用于喉核瘰痨、乳腺包块、喘咳痰鸣、呕吐痰涎、症瘕积聚、无名肿毒,脉滑、舌苔厚腻、舌质晦暗者。

活血化瘀法
适用于胸肋胀痛、脘腹胀满、痛有定处、肿块坚硬、大便干结、小便不利、舌有瘀斑、紫暗、脉象沉弦者。

扶正固本法
适用于久病体虚、精气耗伤、心慌气短、腰酸腿软、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脉沉细、舌淡少苔者。

中西结合

国内临床多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当肿瘤病人应用放疗及化疗时,由于射线和药物在正常细胞与癌细胞之间缺乏选择性,所以,在抑制肿瘤的同时,往往对机体增殖旺盛的细胞有一定影响和损伤。可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副作用),如骨髓、胃肠上皮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有些药物对心、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作用。应用射线及少数药物,对皮肤及其附件产生直接或间接损害作用(如皮炎、脱发)。这些副反应,轻者自行恢复,重者影响治效,甚至因此中断治疗,而肿瘤迅速扩散。或者由于副作用而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即使肿瘤一时缓解,也会很快卷土重来,广泛转移,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临床应用时注意选择中药配伍,保护机体,减少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是十分必要的。

中医学认为放射线损伤与化学药物的毒性都属于毒热伤阴,耗损正气、气血失调、脾胃不运、肝肾俱伤,影响骨髓,累及脑海而致诸症丛生,百病齐发,治疗时,必须扶正培本、补法当先,兼加调理,佐以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来配合放射、化疗两法,取长补短,达到扶正袪邪之目的。

治疗后身体反应

全身反应
许多药物及放射治疗可引起头晕目眩、疲乏无力、精神不振、食欲欠佳、失眠多梦、口干舌燥、二便失调等,临床可用杞菊地黄、归脾等加减。

局部反应

  1. 栓塞性静脉炎 —— 应用对血管内膜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时,如盐酸氮芥等注射后可引起静脉炎及栓塞性静脉炎,以致局部疼痛,呈索条状变硬、血流不畅。
  2. 局部组织坏 —— 因放疗或注射不慎,药物积于皮下而引起坏死,治疗时,局部可外敷如意金黄散,内服解毒化瘀汤。

胃肠道反应
应用氟尿嘧啶、甲氨喋呤等,常引起腹胀腹痛,大便失调,甚至出现黏膜坏死、溃疡出血等,用芍药甘草汤加味,也可用针灸治疗。

骨髓抑制
很多抗肿瘤药物都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表现为白血球(尤其是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严重时血红蛋白也可下降,各种抗癌药物对骨髓抑制的程度,出现的快慢、持续的时间都不相同。例如,盐酸气芥、环磷酰胺对白血球的影响出现较快,但恢复也较快,而环磷酰胺对血小板影响轻微,丝力霉素对白血球、血小板抑制出现较慢,程度较深,恢复也较慢。

  1. 白血球下降 —— 北耆、黄精、菟丝子、当归、鸡血藤、虎杖等,针灸大椎穴。
  2. 血小板下降 —— 大枣、卷柏、升麻、鳖甲、女贞子、薏米,针灸足三里穴。

中毒性肝炎
肝区放射及多数药物剂量过大时均可发生肝炎,尤其卡氮芥、苯丁酸氮芥,6-疏基嘌呤、环磷酰胺等,对肝脏均有毒性作用。治疗常用茵陈蒿汤加味(茵陈、栀子、黄苓等)和五味子粉。

放射性肺炎
当胸部进行放射时,如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纵膈肿瘤的放疗或使用6-疏基嘌呤均可引起肺纤维化,继发感染,病人出现咳痰带血、胸痛、气短、发烧等症。治疗用养阴滋肺膏和清燥救肺汤(沙参、元参、杏仁、麻仁、麦冬、枇杷叶等)。

肾功能损伤
大剂量的甲氨喋呤、卡氮芥等引起血尿和肾功能损害。治疗常用六味汤加减(生地、丹皮、泽泻、茯苓等)。

放射性膀胱炎(包括出血性膀胱炎)
当应用射线治疗宫颈癌及盆腔肿物时,或用环磷酰胺等,可起血尿、尿急、尿痛、尿频的现象,治疗用五苓散和小蓟饮子加减(茯苓、猪苓、车前子、小蓟、仙鹤草、地榆等)。

放射性直肠炎
在局部、盆腔及全身放疗或用喜树碱、长春新碱时,均可引起腹泻或便秘或便血、便频和里急后重症状。治疗用小蓟饮子合槐角汤加减(小蓟、地榆、槐花、仙鹤草、椿皮、血见愁等)。

中毒性心肌炎
应用抗癌锑、阿霉素、柔红霉素常引起心悸、气憋、胸闷、心前区痛、发烧、呼吸困难、浮肿等严重心肌炎症状。治疗时用五参饮加味(党参、太子参、沙参、丹参、苦参、五味子、川芎等)。

放射性神经炎(颅神经及脊神经)
应用放疗,射线通过神经根部位及注射长春新碱、长春碱等均可引起神经炎。由于部位不同,产生不同症状,常出现感觉过敏、疼痛、麻痺、瘫痪等不良后果。治疗常用二大法则,一是补肾填髓,二是活血通络。药用:补骨脂、桑寄生、丹参、川芎、淫羊藿、巴戟天、狗脊、木瓜、牛膝、桑枝、姜黄等。

闭经
放射治疗及应用多数烷化剂均可影响垂体及卵巢功能引起闭经或精子减少,治疗时用补肾壮阳,通经破瘀法如二至丸。

脱发
应用6-疏基嘌呤、环磷酰胺、甲氨喋呤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脱发,轻者稀疏,重则脱光,直接放射及全身大剂量药物治疗,也能脱发。治疗时可用生血丸。

皮肤色素沉着
应用环磷酰胺、氟尿嘧啶、气芥等药品和大剂量放疗均可引起局部全身色素沉着,尤其颜面部更为显著,女性病人常并发月经失调,治疗时以温背壮阳、活血化瘀为主(巴戟、肉桂、鹿角胶、菟丝子、杞子、当归、丹参、川参、红花、鸡冠花等)。

放射性皮炎(包括药物性皮炎)
放射性局部损伤及应用甲氨喋呤、环磷酰胺、左旋门冬酰胺酶等可直接、间接导致皮炎,轻者皮肤粗糙、搔痒、着色,重者隆起颗粒、皮肤增厚、水肿、发红、丘疹,甚至皮损难愈。治疗外用花椒、白矾水清洗及三黄软青、内服养血滋阴方(当归、首乌、熟地、阿胶、女贞子、白藓皮、花粉、麦冬等)。

化学药物日新月异,放射源与放射方法不断改进、更新。因此,放射、化疗副反应也随着发生变化,只要认真运用中西医两法,取长补短,有机配合,一定会减少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3

留意身体 及早预防

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个过程,若能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效果往往比较满意,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不断得到提高。对早期宫颈癌、皮肤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治疗率已达90%以上,鼻咽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癌、肺癌的治愈率也比较高。

为了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科学家提出10个特别注意的信号,为慎重起见,凡发现以下10种情况时应到医院进行检查。

  1. 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没有规律性的腹部痛,而且不伴有反酸现象者(胃癌)。
  2. 进食后胸骨后有异物感、滞留感、刺痛或咽下困难者(食管癌)。
  3. 经常鼻塞、鼻出血或一侧头痛,尤其是颈上部摸到肿大的淋巴结(鼻咽癌)。
  4. 痰中带血、咳久治不愈,尤其是伴有胸痛者(肺癌)。 
  5. 月经不正常的大出血,月经以外或绝经后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血带增多或行房后出血者(子宫癌)。
  6. 身体任何部位(如乳癌、颈部、腹部)出现包块且逐渐增大。
  7. 大便习惯改变,便时有下坠感,便中带血粪便扁细(结肠或直肠癌)。
  8. 右肋部疼痛,并在肋下有迅速长大的包块(肝癌)。
  9. 小便红色(血尿),原因不明,排出时不痛(泌尿系统肿瘤)。
  10. 体表原有的黑色痣迅速增大,有灼痒、破溃、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发脱落(黑色素癌)。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