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疱疹是一種累及神經及皮膚的病毒性皮膚病,西醫稱為帶狀疱疹,中醫稱之為「纏腰火丹」,中國民間稱為「生蛇」或「蛇串瘡」。民間一直說「生蛇」是不治之症,其實是對這個病症的誤解,難治的是「生蛇」的後遺神經痛,而不是皮膚表面的疱疹。
帶狀疱疹是一種水痘 —— 帶狀疱疹病毒,這種病毒進入人類的感覺神經末梢,長期潛伏在脊柱後根神經節,當身體的免疫功能減弱時,例如勞累、感冒、妊娠或精神有壓力,可誘發這種病毒再度活躍,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產生帶狀疱疹。
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部分患者可能感染病毒而不發生症狀,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在脊柱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而不發病。
臨床表現
帶狀疱疹的特點是沿神經的走向分布,病毒沿周圍神經纖維至皮膚而發生神經炎及節段性水疱疹,呈集簇性紅斑水泡。水泡群之間的皮膚正常,而水泡群常沿一側皮神經呈帶狀排列,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對側可有少數皮疹。偶然也有兩側同時發生。
病變部位的皮膚為粟粒至綠豆大小水泡,病發時,水泡脹得很緊,開始是透亮的,逐漸變得混濁,這些水泡數日之後乾涸結痂,痂皮脫落之後色素沉著。除典型皮疹外,神經痛是本病的另一特點,一般在皮疹出現前一至兩天即有神經痛,直至皮疹消退。疼痛會沿著神經線出現,輕重程度不等,中老年患者於皮疹消退後可遺留頑固性神經痛,常持續數月或更久,兒童這情況卻不常見。
帶狀疱疹類型
- 不全型帶狀疱疹
- 大疱帶狀疱疹
- 出血性帶狀疱疹
- 壞疽型帶狀疱疹
- 散播型帶狀疱疹
- 眼帶狀疱疹
- 耳帶狀疱疹(又稱Remsay Hunt綜合症)
- 帶狀疱疹性腦膜炎
- 內臟帶狀疱疹
好發部位
一般常發生於胸背部,沿肋間神經的走向分布,也有發生於臉部沿三叉神經分布。發生在臉部的有時會累及眼睛,影響視力。其中發生於肋間神經佔53%、三叉神經佔15%,頭部神經佔20%,腰神經佔11%,亦可見於腰、腹、四肢及耳等處皮膚,甚至鼻、口腔等處黏膜。少數嚴重者可發生帶狀疱疹性腦膜炎及胃腸道或泌尿道帶狀疱疹。兒童及青少年多在2-3周內可痊愈,老年人則需要3-4周。
診斷
- 集簇水泡沿一側神經呈帶狀分布
- 有明顯神經痛
- 水泡之間的皮膚正常
治療法
疱疹最難治的不是皮疹而是後遺神經痛,因為神經痛是痛得難以忍受,治療原則主要是止痛抗炎,防止感染。中醫對本病主要治療是清熱去濕止痛,可用的藥物與方法很多。
因為疱疹病毒都是病毒類,中醫對付這種病毒所用的藥物與現在用於對抗非典型肺炎病毒的藥物大致相同。以板藍根、大青葉、連翹、蒲公英為主。但是中醫講求辨證論治,所以必須根據不同的類型:如毒熱型、濕熱型、血滯血瘀型及脾虛濕盛型而使用不同的藥物。
常用的方劑有龍膽瀉肝湯、柴胡清肝湯等作加減化裁,還可用三豆湯(赤小豆、綠豆、黑豆、茯苓仁、生甘草、澤瀉、滑石、車前子),這些都是去濕解毒的湯劑。
除了內服及分型治療之外,其他治療還包括灸法、火針、梅花針、耳針及刺絡拔罐等。外用藥多以雄黃、黃連、大黃、黃柏等製成膏劑或油劑,塗抹皮膚表面。
中醫說病毒
病毒是現代醫學的名詞,中醫在許多年前已經與它交手。病毒就是我們以前所說的瘟病,百多年前,香港也曾出現瘟疫。病毒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比我們人類還要長,而且變化無常,中國人稱傳染病為瘟病,好發於春秋季節,所以常有春瘟秋瘟之說。
病毒是很微細的,到現在仍搞不清它的傳播途徑。有人誤傳生蛇要是生得纏滿身或是纏上嘴巴或頸就會死亡,饒醫師說這只是坊間傳言,事實不然。因為這個病只表現在皮膚上,多數不會引致死亡。
與非典型肺炎一樣同是病毒感染,非典型肺炎的病毒襲擊肺部,令肺部充血纖維化,不能呼吸而導致死亡,但水痘 —— 帶狀疱疹病毒是潛伏在皮神經,所以,只會引起皮膚病變,當然也有全身中毒而致死,但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治療帶狀疱疹,饒醫師贊成中西醫結合治療,這個病其實不太可怕,也不是沒法醫,但若是病症出現在三叉神經的話,便需要特別注意。
預防帶狀疱疹,中醫最強調強身健體,經常保持身體健康,病毒便無從而入。我們中國人經常用中藥材煲湯,對中藥也有基本認識,例如雲苓、白朮,大家都知道是用作去濕,或是黨參北用作補氣,枸杞子補腎,民間都懂得基本食療保健的方法,注重飲食,也是強身健體的方法之一。3
寒底與熱底
不少人都說,用中藥要小心自己是「寒底」還是「熱底」,但是,怎樣分寒底和熱底呢?
據饒醫師說,其實醫書中根本沒有說明甚麼是寒底?甚麼是熱底?寒熱之分許多時都因為年紀和體質的變化而轉變,可能一向身體不錯,但是突然染病,就會由熱底而變為寒底。中醫辨證,講求寒熱虛實,但是每個人在不同時期都可有寒有熱,所以,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