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难学更难精

0
1457
views

病人最喜欢「百搭药」,谁个都可以吃,吃了就药到病除,若是病不能除,就会怪方子有问题,医师也有问题。其实是没有不需要辨的症,不经过医师辨的症,用药自有偏差,也容易出错。医者良否,取决于辨证施治的功底。学中医难,要精更难。

常有病人或朋友打电话来问,甚至在路上遇到,匆匆忙忙地问我:「经常胃痛,有甚么良好汤方?」我通常答道:「需要辨证。」
又有朋友问:「经常头痛,有甚么好药?」我都是同一答案:「需要辨证。」

很多人不喜欢我这样答问题,同时亦不明白为甚么一张医治胃癌处方,甲者医愈,而乙者不能愈。的确,民间有很多人拿着同样一张胃癌药方去大肆宣传可以治愈百个胃癌患者,但是,谁又明白体质与症候鉴别是临床医生最重要的智慧?

对症下药

举一个病例,我有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说她四肢酸痺,问我有否良方?我听了她的叙述之后,首先要求她做一个风湿性化验报告,当时她并不愿意接受,后来痛得无奈才去看西医,西医还是要求她做一个风湿性血液化验,报告出来后,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当然,服用西药仍然是首选。但是她在服药后出现副作用,后来她来找我。

通过西医为她所做的化验报告,我在诊断上更有明确的思路。

主诉:

  • 长期穿着裙子,双膝暴露在外,工作环境长期在空调房内。
  • 居住在香港的将军澳区,肢体关节酸痺,且游走不定,时而在上,时而在下,周身乏力,近期疼痺难忍。

诊断:痺症
辨症:全身关节部游走疼痛,尤其以手指为重,舌苔薄白,有齿痕,脉沉涩,知为风、寒、湿,三气杂至而致痺症,其邪气以寒湿较重。
治法:散寒、袪风、利湿,佐以和中。
处方:独活寄生汤加减(7剂)
二诊:一星期后,病人再来,说痺症已稍退,舌苔齿痕依旧,精神好转。原方除去藿佩,续服10剂。
三诊:病人打电话告诉我,痺痛已控制,并要求丸剂服用,以求巩固。

西医诊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尿酸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从其临床表现看来,大多数属于中医「痺症」的范畴,而在中医临床上,这种痺症通常要分七大类型,以此辨证后才能医治。

  • 风邪阻络
  • 寒邪阻络
  • 湿邪阻络
  • 热邪阻络
  • 湿热阻络
  • 气血亏虚
  • 肝肾亏虚

因病制宜

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这个病人属于肝肾亏虚型的,医生若随便给他一点袪风湿的草药,相信病人的肝肾会继续亏虚,而导致疼痛更加厉害,反之,属于热邪阻络的,若医生给病人吃鹿茸,想替他补一下肝肾,相信不用说,本来就热邪阻络的会继续加重疼痛,甚至还会令病人流鼻血。所以,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粹,通俗地说,就是鉴别症状。

医生临诊之际,病人的症状是第一性的,而医生的辨证和诊断概念则是第二性的,因此,鉴别症状只能按其本来面目和他们之间的自然联系去识别差异或真伪,切忌主观臆断,应在客观事实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上,在逻辑推理的条件下,建立辨证结合。

香港中医药谁主浮沉

我曾应邀参加一个中医免费讲座做主讲,讲座共有两班,第一班的听众中有一位是中学教师,听课之后,感受很深,后来更跑去报读香港大学的中医班。在第二班听众中有一位是政府公务员(这是日后在交谈中才知道的),这名公务员见是免费讲座,带着好奇但又不信任的态度来听课,但他对我所讲的课程内容很专注,并做了详尽的笔记,在第二次课的时候,他竟然提早了半小时来到,特地走来找我交谈,并对我说已经学了两年多中医,而且很谦虚地想听取我的意见。

由此可见,在香港对中医有兴趣的人,可谓不在少数。

有人曾对我说,「中医比西医难学」,但是香港亦有很多中医(并未注册)觉得中医很「易学」,近年国内著名的中医药大学将课程编为七年制,其中两年是在大学里学中文,可想而知,中文在中医药科内的重要。据闻香港中医班招生是以理科为主,以现在香港教育状况,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大学生的中文程度只是很一般(更何况是理科生),在这样矛盾的安排之下,中医学生的质素如何,大概可以想像得知。

「难学」也好,「易学」也好,每个人的悟性有高低,但是最终还是离不开「难精」。国内有很多国家级名老中医,行医都在半个世纪以上,他们都不敢言「精」,都谦虚地说自己的修为:只是一般而已。

苏东坡说:「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意思是说将书籍搁置不去读它,那么游谈时就没有根据。做医生也是如此,我曾于某地听甲医生评乙医生的处方说:「这是甚么方子?又是麦冬,又是桂枝,又是干姜,又是阿胶,又是火麻仁,又是人参,杂七杂八。」

其实乙医生处方的是治脉结代、心动悸的「炙甘草方」。唐代孙思邈说:「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也。」

若甲医者能系统地读一下方剂学,相信不会不知道《伤寒论》中这张名方吧。还有一次,有个与我共事的同事给我看一张中医宣传单张,单张其中一段写道:《黄帝内经》中的「鳖甲煎丸」由三十余味药物组成。

我看了以后,感到刚才所说的甲医师所犯的「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又出现了。当时我并没有直接纠正这个单张的错误概念,只是叫同事打开《方剂学》查一查「鳖甲煎丸」处方有多少味?方出何处?

这位同事是一位非常好学的人,查了以后告诉我:「『鳖甲煎丸』一共二十三味,出自《金匮要略》。」后来她又告诉我,「很多杂志都有登载这段文章。」我听了之后,感慨香港的中医前景,不知是谁主浮沉了。3

注:

  • 《黄帝内经》 ——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著作。
  • 《金匮要略》—— 源于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即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鳖甲煎丸方」 —— 鳖甲煎丸方出自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经典名著《伤寒杂病论》,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
    主要成分:鳖甲、射干、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石韦、厚朴、牡丹、瞿麦、紫葳、半夏、人参、蟅虫、阿胶、蜂巢、赤硝、蟋螂、桃仁,共二十三味。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