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難學更難精

0
1841
views

病人最喜歡「百搭藥」,誰個都可以吃,吃了就藥到病除,若是病不能除,就會怪方子有問題,醫師也有問題。其實是沒有不需要辨的症,不經過醫師辨的症,用藥自有偏差,也容易出錯。醫者良否,取決於辨證施治的功底。學中醫難,要精更難。

常有病人或朋友打電話來問,甚至在路上遇到,匆匆忙忙地問我:「經常胃痛,有甚麼良好湯方?」我通常答道:「需要辨證。」
又有朋友問:「經常頭痛,有甚麼好藥?」我都是同一答案:「需要辨證。」

很多人不喜歡我這樣答問題,同時亦不明白為甚麼一張醫治胃癌處方,甲者醫愈,而乙者不能愈。的確,民間有很多人拿著同樣一張胃癌藥方去大肆宣傳可以治愈百個胃癌患者,但是,誰又明白體質與症候鑑別是臨床醫生最重要的智慧?

對症下藥

舉一個病例,我有一位朋友,打電話告訴我說她四肢痠痺,問我有否良方?我聽了她的敘述之後,首先要求她做一個風濕性化驗報告,當時她並不願意接受,後來痛得無奈才去看西醫,西醫還是要求她做一個風濕性血液化驗,報告出來後,確診為風濕性關節炎,當然,服用西藥仍然是首選。但是她在服藥後出現副作用,後來她來找我。

通過西醫為她所做的化驗報告,我在診斷上更有明確的思路。

主訴:

  • 長期穿著裙子,雙膝暴露在外,工作環境長期在空調房內。
  • 居住在香港的將軍澳區,肢體關節痠痺,且游走不定,時而在上,時而在下,周身乏力,近期疼痺難忍。

診斷:痺症
辨症:全身關節部游走疼痛,尤其以手指為重,舌苔薄白,有齒痕,脈沉澀,知為風、寒、濕,三氣雜至而致痺症,其邪氣以寒濕較重。
治法:散寒、袪風、利濕,佐以和中。
處方:獨活寄生湯加減(7劑)
二診:一星期後,病人再來,說痺症已稍退,舌苔齒痕依舊,精神好轉。原方除去藿佩,續服10劑。
三診:病人打電話告訴我,痺痛已控制,並要求丸劑服用,以求鞏固。

西醫診斷的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尿酸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疾病,從其臨床表現看來,大多數屬於中醫「痺症」的範疇,而在中醫臨床上,這種痺症通常要分七大類型,以此辨證後才能醫治。

  • 風邪阻絡
  • 寒邪阻絡
  • 濕邪阻絡
  • 熱邪阻絡
  • 濕熱阻絡
  • 氣血虧虛
  • 肝腎虧虛

因病制宜

相信大家都已經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這個病人屬於肝腎虧虛型的,醫生若隨便給他一點袪風濕的草藥,相信病人的肝腎會繼續虧虛,而導致疼痛更加厲害,反之,屬於熱邪阻絡的,若醫生給病人吃鹿茸,想替他補一下肝腎,相信不用說,本來就熱邪阻絡的會繼續加重疼痛,甚至還會令病人流鼻血。所以,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精粹,通俗地說,就是鑑別症狀。

醫生臨診之際,病人的症狀是第一性的,而醫生的辨證和診斷概念則是第二性的,因此,鑑別症狀只能按其本來面目和他們之間的自然聯繫去識別差異或真偽,切忌主觀臆斷,應在客觀事實和科學思維的基礎上,在邏輯推理的條件下,建立辨證結合。

香港中醫藥誰主浮沉

我曾應邀參加一個中醫免費講座做主講,講座共有兩班,第一班的聽眾中有一位是中學教師,聽課之後,感受很深,後來更跑去報讀香港大學的中醫班。在第二班聽眾中有一位是政府公務員(這是日後在交談中才知道的),這名公務員見是免費講座,帶著好奇但又不信任的態度來聽課,但他對我所講的課程內容很專注,並做了詳盡的筆記,在第二次課的時候,他竟然提早了半小時來到,特地走來找我交談,並對我說已經學了兩年多中醫,而且很謙虛地想聽取我的意見。

由此可見,在香港對中醫有興趣的人,可謂不在少數。

有人曾對我說,「中醫比西醫難學」,但是香港亦有很多中醫(並未註冊)覺得中醫很「易學」,近年國內著名的中醫藥大學將課程編為七年制,其中兩年是在大學裡學中文,可想而知,中文在中醫藥科內的重要。據聞香港中醫班招生是以理科為主,以現在香港教育狀況,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大學生的中文程度只是很一般(更何況是理科生),在這樣矛盾的安排之下,中醫學生的質素如何,大概可以想像得知。

「難學」也好,「易學」也好,每個人的悟性有高低,但是最終還是離不開「難精」。國內有很多國家級名老中醫,行醫都在半個世紀以上,他們都不敢言「精」,都謙虛地說自己的修為:只是一般而已。

蘇東坡說:「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意思是說將書籍擱置不去讀它,那麼游談時就沒有根據。做醫生也是如此,我曾於某地聽甲醫生評乙醫生的處方說:「這是甚麼方子?又是麥冬,又是桂枝,又是乾薑,又是阿膠,又是火麻仁,又是人參,雜七雜八。」

其實乙醫生處方的是治脈結代、心動悸的「炙甘草方」。唐代孫思邈說:「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也。」

若甲醫者能系統地讀一下方劑學,相信不會不知道《傷寒論》中這張名方吧。還有一次,有個與我共事的同事給我看一張中醫宣傳單張,單張其中一段寫道:《黃帝內經》中的「鱉甲煎丸」由三十餘味藥物組成。

我看了以後,感到剛才所說的甲醫師所犯的「束書不觀,游談無根」又出現了。當時我並沒有直接糾正這個單張的錯誤概念,只是叫同事打開《方劑學》查一查「鱉甲煎丸」處方有多少味?方出何處?

這位同事是一位非常好學的人,查了以後告訴我:「『鱉甲煎丸』一共二十三味,出自《金匱要略》。」後來她又告訴我,「很多雜誌都有登載這段文章。」我聽了之後,感慨香港的中醫前景,不知是誰主浮沉了。3

註:

  • 《黃帝內經》 —— 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的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著作。
  • 《金匱要略》—— 源於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即後世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
  • 「鱉甲煎丸方」 —— 鱉甲煎丸方出自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的經典名著《傷寒雜病論》,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功效。
    主要成分:鱉甲、射干、黃芩、柴胡、鼠婦、乾薑、大黃、芍藥、桂枝、葶藶、石韋、厚樸、牡丹、瞿麥、紫葳、半夏、人參、蟅蟲、阿膠、蜂巢、赤硝、蟋螂、桃仁,共二十三味。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