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是否接種新冠疫苗?政府最具影響力!
香港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如箭在弦,但不少市民都在猶豫,接種還是不接種,若接種又應選擇哪一種?中文大學研究發現,在市民接種疫苗上,政府具有最大影響力!研究結果剛在科學期刊「Vaccine」發表。



英國允許混合接種新冠疫苗
英國牛津大學與藥廠阿斯利康共同研發的COVID-19疫苗得到英國核准,在英國進行緊急供應,可望2021年為民眾進行大規模注射,為緩解疫情及疫苗不足,英政府更允許混合疫苗接種。



認知障礙常有日落症候群
認知障礙是醫學家最關心的課題之一,至目前為止仍未有確切的治療方案。在進入認知障礙之前,10-15%患者會出現輕度認知障礙,研究指,如果能在此時進行介入治療,可幫助患者延緩退化時間。

拆解新冠疫苗!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流行,全球死亡數字已超過150萬,可幸疫苗陸續面世,其中甚至被某些國家緊急批核使用。究竟現時的新冠疫苗是如何達到免疫效果?是否安全?是否需要全民接種?疫苗又是否能結束這場大流行?
娛樂場所為新冠病毒最長傳播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新冠病毒除了本身的傳染性外,社區的接觸環境對病毒傳播同樣關鍵。在本港首兩波新冠肺炎疫情中,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主要接觸環境」,研究於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發表。
關注糖尿病減少早亡
據估計全球糖尿病患者達4.63億人,2型糖尿病佔了大多數,新冠肺炎的出現凸顯糖尿病者的風險,國際醫學期刊《刺針》最新發表的一份報告呼籲全球採取行動,制定糖尿病多元綜合策略以支持糖尿病治理。
腎病患者染新冠死亡率高
新冠肺炎肆虐,長者與長期病患成為肺炎的最大受害者,除了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患者屬高風險外,有研究指,慢性腎病患者的風險為慢性疾病之首,一旦感染,需要深切治療(ICU)比例會比常人高12倍,死亡率亦高3.48倍,是慢性疾病中最高。
提高生命品質 研究指中國需融入紓緩治療
人生不離生老病死,如何走好最後一程一直備受社會忽視,尤其在貧困落後的國家。一項新的研究認為,紓緩治療應該擴展到中國各地,融入中國的醫療保健系統,而且更應注重非惡性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