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妊娠糖尿病影響孕婦及子女長期健康
中大研究團隊發現,患妊娠糖尿病的孕婦所生的子女在成年初期出現肥胖及血糖水平異常的風險較高,長大後的超重風險會增加50%,若孕婦同時有肥胖問題,對子女體重的影響更顯著。


副甲狀腺手術降糖尿病風險
研究發現,患有原發性副甲狀腺亢進的患者進行副甲狀腺切除手術可降低患糖尿病風險。此研究證明手術有助調節鈣水平,更進一步揭示其在代謝方面可帶來益處。結果已刊於學術期刊《JAMA Surgery》。


降膽固醇藥有助抗肝癌
研究證實,口服降膽固醇藥物Atorvastatin能精準打擊肝癌細胞的弱點,顯著增強現有療法的抗腫瘤效果。研究成果已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發表。



AI篩選精子治不育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婦產科學系研究團隊首創人工智能(AI)技術,能準確識別具受精能力的人類精子,為全球不孕不育症的診斷與輔助生殖治療帶來嶄新契機。研究已刊於國際婦產科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Open》。
愛滋病藥逆轉肌少症
中大醫學院首創人類骨骼肌細胞衰老圖譜,成功運用先進的單細胞多組學技術及獨創的衰老評分演算法,掌握人類骨骼肌細胞衰老特徵及調控機制,辨識能精準介入治療肌肉衰老的新藥物靶點,有望發展藥物延緩肌肉衰老。
錯誤標籤盤尼西林過敏增關節置換感染風險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的内科學系與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研究團隊發現,過敏標籤錯誤與膝關節手術後出現嚴重人工關節感染的風險有關。現推出全港首個藥劑師主導的盤尼西林過敏評估先導研究服務,以應對這個重要的醫療問題。
緊急修復主動脈保三命
中大醫學院與威院組成跨專科團隊成功為一名懷有雙胞胎孕婦進行主動脈根部置換術修補主動脈。由於個案於醫學界屬極罕見且具參考價值,報告已刊登在心胸外科醫學期刊《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港大研發抑制劑增強肝癌療效
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研究人員取得重大突破,揭示令肝細胞癌加速惡性生長及抵抗現有療法的機制,同時亦開發新型小分子抑制劑改善治療效果。研究發表於學術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治療肽有助減緩柏金遜症狀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最近成功研發一種用於治療柏金遜的新型基因療法,在動物模型測試中向目標腦區單次注射加入專利治療肽的重組腺相關病毒(rAAV),可緩減腦退化病變並改善症狀。研究結果已發表於期刊《分子治療》。
微導管治療中遠端腦血管栓塞
中大研發的磁控螺旋微導管新技術,有望突破傳統中風介入治療工具的限制,為腦血管阻塞患者提供更快捷安全、更精準的方案。研究結果已於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
「玉屏風散加味」治療鼻敏感
中大中醫學院研究團隊針對治療過敏性鼻炎,調配出新中藥方劑「玉屏風散加味」,結果顯示,近四成參加研究患者整體鼻過敏症狀得到改善,研究已於《Chinese Medicine》發表。
病毒納米纖維技術針對癌細胞
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研發一項創新癌症治療技術 ——「噬菌體」新型病毒納米纖維技術,能夠精準針對癌細胞,並將其消滅,結果已刊登於期刊《Advanced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