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病科



由危機到希望
2003年非典型肺炎在香港肆虐,對各方造成沉重打擊,有些人為自己或有親友不幸染病,病情嚴重而憂心忡忡;有些人的至親不幸病重離世,這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令人毫無心理準備,不能接受這突變及分離。



現代女性心理健康
女性在社會與家庭中的角色,近幾十年有極大的轉變,由以前的三步不出閨門到現在撐著半邊天,現代女性除了要負起生育工作,也是家中經濟的支援者。角色的轉變帶來身心重大的衝擊,如何使精神更健康,就是今日婦女必須正視的問題。

告別失眠
沒有試過失眠的人不知道失眠的苦惱。不知何故,就是了無睡意。輾轉反側,周公就是求之不得。尤其是生活緊張的香港人,日間的神經拉得太過亢奮,夜間心事常有,難求一夜安眠。要治失眠,先要治構成失眠的因素,而安眠藥並不是必然的選擇。

甚麼是智力障礙?
智力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彷彿是一個新名詞,但它存在於每一個民族和每一處地方,大約佔人口的1%。智力障礙並非一種疾病或精神病,而是一種終生的狀況,而且是不能根治的。

精神分裂還是思覺失調?
精神病有很多種,精神分裂症是其中一種,也是我們普遍最常見的嚴重精神病。直至現在仍不清楚究竟腦內出了甚麼問題而導致精神病,已知的原因是腦內的化學物質在平衡方面出現問題,造成失調而出現精神病。近年出現的新名稱「思覺失調」,簡單來說,就是精神病病徵的統稱。
兒童行為問題的原因
一般的兒童行為問題是指發脾氣、不服從、睡眠不安,或一些在操行上的問題 —— 說謊、偷竊等等。行為問題可以是單一,偶而因壓力而產生,例如遺尿或睡不安寧;又或是一些影響兒童功能的問題,例如影響上課或生活。要介定行為的困難,其次數、嚴重性及持續性應予以考慮,另外是家庭因素與問題的關係及兒童發展障礙,包括社交、情緒、智能及語言各方面的影響。
如何照顧精神分裂患者
小明是家中長子,自小很沉靜及較害羞,學業成績中上。中五那年,小明每天放學就躲進自己房間,和家人溝通愈來愈少,連電視也不看。小明偏食厲害,家人追問之下,才知道小明覺得食物被人下了毒,吃了可能致癌。雖經家人一再勸導及保證,但仍不敢吃。中五下學期,小明體重下降,晚上時常不睡覺,學業成績逐漸退步。
都市人的心靈創傷
從數十年前開始,已陸續有文獻發表關於天災人禍餘生者的心理變化,但認真研究這類問題,是由70年代美國越戰軍人回國開始。這些退伍軍人當中,不少出現了嚴重精神困擾,而他們所表現的病徵十分相似,「心理創傷後遺症」的概念便逐漸建立起來。
抑鬱症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項統計顯示,2020年,世界首10種令人不愉快、生活質素下降、工作能力降低的病症,其中5種將會是精神病,而重性抑鬱症更會高踞第2位。患了抑鬱症的病人會無心工作,令生產力下降,對社會造成的損害,難以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