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科





社交機械人提升自閉症兒童溝通技巧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蘇詠芝領導一支跨學科團隊,將人工智能機械人NAO應用於提升自閉症兒童的溝通能力,教導他們辨認手勢,並以手勢傳達需要和感覺,從而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兒童血管發炎綜合症 —— 川崎症
「川崎症」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兒童血管炎症綜合症,好發於中、小動脈,尤其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炎症,主要影響5歲以下兒童。如果沒有及早適當冶療,可以有25%病童有冠狀動脈受影響及形成冠狀動脈瘤,長遠對心臟有影響。

常見遺傳病G6PD缺乏症
中國人有一種很常見的遺傳病,學名為葡萄糖6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症,患者若接觸到某些特定物質,例如蠶豆,便有機會出現溶血反應,但是學名實在太過難記,很多時會被醫生或病人簡單稱為蠶豆症。


夏日大作戰 遠離腸病毒
時序進入夏季,又是腸病毒活躍的時候。
腸病毒傳染性強,每隔四至五年便會出現一次大規模爆發,在小朋友身上尤其多見。腸病毒會導致多種疾病,「手足口病」是最常見的一種。
但是預防腸病毒不算太困難,勤洗手加上1:99,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過度活躍症
一班學生當中,總有些是特活躍的,通常多是男孩子,他們特別不專心,特別搗蛋,特別容易興奮,亦特別坐不住,當然,學業也特別差。以前,我們把這些兒童統統標籤為壞分子或是問題兒童,現代醫學家發現這些特別活躍的小朋友可能是患了病,這個病叫做過度活躍症。
哪種嬰兒配方奶粉最好?
初為父母,有沒有被市面上一系列的奶粉弄得頭昏腦脹?究竟是含有DHA好?還是含有AA好?歐洲奶粉較佳?還是日本奶粉更安全?哪一種奶粉可以養出資優BB?哪一種成分可以令BB更健康?BB要甚麼時候戒奶?養一個BB,只奶粉一項,便有多個問號!
正確面對敏感病
兒童過敏症在先進和富庶的地區十分普遍,就香港而言,約有20-30%的孩子患上不同的過敏症。當中更約有8-10%的孩子患上多於一種的敏感症狀如:鼻敏感及哮喘、濕疹及哮喘等。而孩子普遍發病年齡出現於出生後至兩三歲。
了解兒童有沒有特殊學習困難?
在香港,「特殊學習困難」仍然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課題,而事實上,這種學習障礙卻是導致兒童和眾多家長晝夜困擾學習困難的重要原因。特殊學習困難其實是一個統稱,包括兒童在一些特定學習能力上出現困難所產生的不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