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alth



潰瘍的元兇 —— 幽門螺旋桿菌
消化性潰瘍是指食道、胃及十二指腸黏膜,因胃酸及胃蛋白酵素的作用,造成黏膜損傷或深入組織的潰瘍。因為發生潰瘍的部位不同而分為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小部分因胃酸倒流而引起的潰瘍會發生於食道。

大腳趾外翻
大腳趾外翻出現在不少女性腳上,這種情況的出現大多原因不明,有部分人歸咎於穿高跟鞋,不過,部分大腳趾外翻的女性,其母親都會有相同症狀,可見不多不少有遺傳因素。腳趾外翻雖不是奪命的大病,但病情嚴重時,足以令人舉步維艱。


糖尿病控制與自我監察
香港人的生活日益都市化,普遍長期缺乏運動,飲食愈趨高脂肪、高熱量、多糖多鹽,尤以新一代的情況更甚,這種生活模式使糖尿病患者不斷增加。據專家估計,35歲以下的患者佔人口的2%,而65歲以上的則佔超過20%。


只要青春不要痘
暗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據統計,大約有百分之80-90的人在青少年時都曾經患過此病,只是病情輕重各異,病期長短不同。部分人因為荷爾蒙的影響,一把年紀之時,仍然滿臉暗瘡,使人不勝其擾外,亦影響儀容,更影響自信心,遺禍不少

腦血管病變用藥與預防
中風其實是腦血管病變所產生的惡果,簡單可分為缺血性中風及出血性中風。
中風不是一個單一的病變,而是因為其他病變使血管受到阻塞,或者導致血管破裂,令相關的腦細胞不能得到新鮮的血液及葡萄糖供應,使腦細胞不能繼續工作,這種情況所引致的後果就是我們所說的中風。
不要被絕望征服!
自從97年之後,香港社會好像是四面楚歌,人心惶惶,被消極悲觀的思想籠罩著。在如此不景氣的情況下,很多人的心理健康受了重大關注。根據醫管局估計,至2002年,各種精神病病人數目約120餘萬人,當中又以輕度抑鬱症、焦慮症及神經衰弱最多,高達77萬人,針對現今的社會環境,教人克勝逆境的書籍特別多,而其中《逆境智商》(Adversity Quotient,AQ)更大受歡迎。
甚麼是IGT?
當二型糖尿病出現病徵,其實前期可能已經有10年的病歷,因為二型糖尿病的演變由正常的葡萄糖耐量(飲糖水檢查測試胰臟反應正常)到葡萄糖耐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減低開始,稱之為糖尿病前期。
脊醫與脊骨神經科
1993 年 2 月,香港立法局通過《脊醫註冊條例》,確認脊醫成為本港三大註冊醫療體系之一,與西醫及牙醫享有平等的法定及醫療地位,替廣大的市民服務。為了保障全港市民的權益及向註冊脊醫發出指引,「脊醫管理局」 用了 8 年的時間,制定註冊脊醫的專業操守、註冊的程序及投訴的機制。
都市人的心靈創傷
從數十年前開始,已陸續有文獻發表關於天災人禍餘生者的心理變化,但認真研究這類問題,是由70年代美國越戰軍人回國開始。這些退伍軍人當中,不少出現了嚴重精神困擾,而他們所表現的病徵十分相似,「心理創傷後遺症」的概念便逐漸建立起來。
誰來治情緒病?
中大醫學院委託亞太研究所做了一個關於香港人情緒病的調查。據《成報》11月19日的報道,指81萬市民患情緒病,建議加強培訓各區家庭醫生,為情緒病患者提供專業支援,並將精神病費用納入醫療保險內,把情緒病的知識編進小學課程。
展望新藥緩解糖尿病
一般人都有個錯覺,以為糖尿病是因為吃糖太多之故,這是一個謬誤,其實凡有糖尿病傾向的人,在長期進食過多糖分時,才會較易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易發生在年紀大及過胖的人身上,香港人生活富裕,高熱量及高膽固醇類食物吃得多,糖尿病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而因糖尿而引致冠心病、腦中風或腎衰竭的,更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