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流行病:代謝綜合症
近十年,我們常聽到醫生或營養師在傳播媒介中介紹代謝綜合症,亦常有某些健康補充劑標榜可治療代謝綜合症。代謝綜合症在醫學層面是一個幫助醫生預測病情發展的概念,但在一般市民眼中卻是個模糊不清的病症。
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
遇上關節痛,有人說是風濕病,有人說是退化病,有人說是免疫系統疾病。有人患了一般退化性關節炎以為自己患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人則是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卻當成普通關節炎而不去理會。對症才可下藥,屢醫罔效往往是病急亂投醫的底因。
肺炎鏈球菌
每年冬季,肺炎鏈球菌感染特別多見,無論幼兒或長者都容易因肺鏈感染併發各種疾病。肺炎鏈球菌肆虐,有時打了疫苗仍難逃感染命運,究竟肺炎鏈球菌疫苗值不值得打?是否需要補打?又是否打了之後就可安枕無憂?
女性尿道炎
尿道炎是發生在男女老幼所有年齡層常見的細菌感染,其中以女性感染率最高,尤其在生育年齡及更年期後更為多見,研究發現,女性在一生中有高於50%機會患上。因此之故,今期我們只集中討論女性的泌尿道感染問題。
胰臟炎
我們常說肝是人體的沉默器官,隨著肝炎日益受到重視,肝這個器官雖然沉默,經過醫療界努力,已得到應有的關注,市民對保護肝臟不敢怠慢。大家有沒有想過,有比肝臟更沉默,治療更棘手的器官,且從未得到應有的注視?那是位於胃背後的胰臟。
ECMO —— 深切治療的救人利器
醫院中的ICU被視為生命最邊緣的地方,病人被送進ICU後,彷彿已經看到死神在招手。其實,現代的ICU再不是入生出死的地方,多種先進治療及儀器把病人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錯誤使用奶瓶餵飼 幼兒奶瓶齲齒
嬰幼兒一般愛吃甜,家長有時為要小朋友多吸收營養,常會放些蘋果汁到奶瓶去給小朋友喝,不過,嬰幼兒通常都愛吮著奶瓶入睡,為免使小兒啼哭,家長都不會拿走奶瓶,原來這樣很容易會造成嬰兒齲齒。
血管年齡的迷思
近年「血管年齡」這個課題備受關注,報章大幅廣告宣傳血管年齡的重要,體檢中心提供相關檢查,坊間亦有些很簡便的檢測「血管年齡」儀器在大小商場中幫助市民檢測血管。
血管問題與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等等關係千絲萬縷,究竟醫學上有沒有「血管年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