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染病


注意流感危險症狀
香港人常把傷風感冒和流感混淆,但凡出現流鼻水、咳嗽、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症狀的不適,輕微稱作「傷風」,嚴重稱為「感冒」。然而,傷風其實就是普通感冒,只是普通感冒不等同流感(流行性感冒)。



主動感染Omicron?
2019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變種至Omicron,研究一般認為只會感染上呼吸道,致死及重症的機會較低,所以有人認為,不如主動感染Omicron,等同有了病毒抗體,便毋須接種疫苗或戴口罩,這種想法靠譜不靠譜?


新變種帶來更高死亡率!
近期在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1.7,正迅速擴大傳播範圍,新變種毒株不僅傳播速度更快,病毒載量也高,亦帶來更高死亡率。有研究分析認為,新變種在20歲以下群組中會更為顯著。


PrEP 實現零愛滋?
愛滋病,一個常被冠以標籤的疾病,社會大部分人對愛滋病的態度都是不聞不問,敬而遠之。事實上,對於愛滋病毒,現時已有預防藥物,除了國際研究證明有效,香港亦有研究正在進行使用預防藥物的效果。零愛滋的日子,或許已經距離我們不遠!
做好準備迎戰新病毒!
現時全球每天都有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除非人與人之間永不接觸,否則無法阻礙病毒的擴散。中國封關封城,再加上世界各地的入境旅遊限制和隔離措施,盡量拖慢病毒擴散的腳步。在對新病毒未有治療藥物及疫苗之時,身為地球村的一分子應做好衛生防護,減低感染風險。
COVID-19暫無藥物可治!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引起了極度恐慌,為防疫情擴散,廁紙口罩被搶一空,全球多個國家採取隔離政策。重災區的中國,更是多個城市進入封城狀態。新病毒未有有效治療藥物,情況緊急或可試用新藥Remdesivir。
丙型肝炎進入終結時
Body Shop始創人Anita Roddick因輸血感染了丙型肝炎於2007年逝世,使人極度惋惜之餘,亦使丙型肝炎成了焦點,今時今日,丙型肝炎新藥輪番上市,丙肝已成有藥可醫之症,不幸個案或許已進入倒數階段!
肺炎鏈球菌
每年冬季,肺炎鏈球菌感染特別多見,無論幼兒或長者都容易因肺鏈感染併發各種疾病。肺炎鏈球菌肆虐,有時打了疫苗仍難逃感染命運,究竟肺炎鏈球菌疫苗值不值得打?是否需要補打?又是否打了之後就可安枕無憂?
夏日大作戰 遠離腸病毒
時序進入夏季,又是腸病毒活躍的時候。
腸病毒傳染性強,每隔四至五年便會出現一次大規模爆發,在小朋友身上尤其多見。腸病毒會導致多種疾病,「手足口病」是最常見的一種。
但是預防腸病毒不算太困難,勤洗手加上1:99,就已經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