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之預防
心臟病及中風是全球的頭號殺手,每年奪去1700萬人的生命,造成人命損失及巨大醫療開支,防治心臟病是各地衛生機構部門的重要課題。每年一度的「世界心臟日」(10月2日)目的在提高公眾對心臟健康的認識和關注。
心臟病及中風是全球的頭號殺手,每年奪去1700萬人的生命,造成人命損失及巨大醫療開支,防治心臟病是各地衛生機構部門的重要課題。每年一度的「世界心臟日」(10月2日)目的在提高公眾對心臟健康的認識和關注。
心臟衰竭是由一些心臟病誘因如高血壓和高膽固醇慢慢演變出來。心臟病人往往缺乏對高危因素的認知與控制而令病情惡化。此外,心臟病人對心臟衰竭的初期病徵了解不足,當病情惡化,演變成心臟衰竭時方進行治療可能為時已晚。
「……一名年輕男子在參加馬拉松時感到不適暈倒,送院後證實死亡……」、「警員在訓練期間突然猝死……」、「……死者當時正在打牌,出事前並無先兆……」,猝死的意外除了令人感到惋惜、遺憾外,亦有點無可奈何……
根據國際提供之高血壓預防、評估及治療指引,一般高血壓的病人(包括65歲以上長者),理想血壓應控制於140/90mmHg以下,患有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的病人,血壓更應維持在低於130/80mmHg水平。
根據香港衛生署2002年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在香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高踞第二位,每年死亡人數接近5千人,其中以冠心病最多,佔心血管疾病死亡總人數的67.6%。在2000年,全港每年因心臟病入院的人數高達6萬人次。
在街上,偶然會看見小朋友為氣球充氣,為了使氣球愈脹愈大,小朋友總會賣力地吹,可惜往往在最得意忘形之時,氣球便會突然爆破。長在主動脈的血管瘤有如膨脹了的氣球,體積愈大,爆破的危機便愈高。不同的是,氣球爆破,
小朋友損失的可能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玩意,但當血管瘤破裂時,賠掉的可是寶貴生命。
司徒先生猶記起某天醒來,發現身處重重精密的醫療儀器內,身旁的家人及醫護人員不停叫喊著自己的名字,重拾意識,始發覺躺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部的病床上。經醫生及醫護人員解釋後,他才知道在城門河畔跑步時突然休克,其後所發生的便全不知情,到現在也只知自己昏迷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