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Kit
Posts by Donna Poon:


十年後,兩個人一個超重!
肥胖已成為流行病,除了處於戰亂饑荒的國家,幾乎沒有任何地區的人口可以逃過肥胖的威脅,肥胖帶來的疾病及醫療負擔,亦令全球衛生機構憂心忡忡,肥胖出口大國 —— 美國警告,如果不採取有效的飲食習慣,十年後將有過半肥胖人口。


可否不喝瓶裝水?
每經過便利店或是超級市場,凍櫃裡都琳瑯滿目的擺滿各式各樣的瓶裝罐裝飲品,只是「水」這一項,提神的、鹼性的、補充能量的,又或是標榜健康的淨水、天然水、礦泉水等等,數不勝數。一瓶一瓶的瓶裝水,是否對身體健康?是否對環境健康?



知識改變命運!
2019年底,美國紐約州一個住所發生猶太人被襲,當時數十人在屋內慶祝猶太教傳統節日光明節,一名以圍巾蒙面的男子手持長刀闖入屋內,向聚會群眾襲擊,行兇男子在逃走時被警方拘捕,受傷的群眾中最嚴重者被刀傷六次。


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糖尿病風險高4倍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患多囊卵巢綜合症的華人女性,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非患病者高4倍,而且較早發病。有關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PLOS Medicine》發表。
新型糖尿藥減心衰竭風險
血糖長期管理不善容易誘發多種併發症,其中最嚴重為可導致住院甚至死亡的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而糖尿病患者出現心臟衰竭的機會比一般人高2-5倍,約七成患者確診糖尿病5年後會出現心衰竭先兆。
增加鈣質不能治骨質疏鬆
據估計,本港約有四成65歲或以上人士患有骨質疏鬆症,此症有機會導致連環骨折,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有調查顯示,逾三成受訪女性認為「駝背」為患骨質疏鬆症病徵,卻不知道部分常用藥物也可增加患骨質疏鬆的風險,反映公眾對骨質疏鬆症存在誤解。
多活動可由「前期衰老」變「非衰老」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及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最近發表一項干預研究,成功驗證已踏入前期衰老的長者可透過參與多元化預防衰老活動,提升身體和認知功能與自我評估的健康狀況。
FDA批准多發性硬化症仿製藥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首批用於緩解成人患者復發性多發性硬化症仿製Fingolimod(Gilenya)口服膠囊的申請,意味著此病將來治療成本的降低及更多病人可以受惠。
如何選擇感冒藥?
又到了流感高峰期,如果沒注射流感疫苗而身體抵抗力又不算太好的話,真是隨時中招,尤其在香港這個人口密集的城市。一般初有感冒症狀的人都會先求救於市面上的藥房買感冒藥,只是,感冒藥形形色色十多廿種,究竟買哪種才好?
夜間洗肚有利患者就業及復康
需要「洗腎」的原因,多因患了末期腎病,腎臟無法正常運作而出現尿毒症。「洗腎」其實是腎臟替代療法,包括了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即是俗稱的「洗肚」,以及血液透析(Hemodialysis),俗稱的「洗血」。其中以進行洗肚的病人佔多數,洗肚經訓練後可於家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