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暫無藥物可治!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引起了極度恐慌,為防疫情擴散,廁紙口罩被搶一空,全球多個國家採取隔離政策。重災區的中國,更是多個城市進入封城狀態。新病毒未有有效治療藥物,情況緊急或可試用新藥Remdesivir。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引起了極度恐慌,為防疫情擴散,廁紙口罩被搶一空,全球多個國家採取隔離政策。重災區的中國,更是多個城市進入封城狀態。新病毒未有有效治療藥物,情況緊急或可試用新藥Remdesivir。
武漢肺炎令人聯想起2003年沙士,從而掀起全城恐慌!
記得2003年進入夏季後,沙士個案陸續消退,大家對沙士會否重臨仍然忐忑,曾經有呼吸系統科醫生說,病毒不會就此消失,根據歷史,人類的疫症從不間斷!
大家都知道吸煙危害健康,但因為種種原因,例如難耐退癮症狀、不夠決心、社交因素等,不少吸煙人士曾嘗試戒煙但並不成功。有研究指使用戒煙輔助藥物能紓緩退癮症狀,提升戒煙成功機會。而近年常常聽到以電子煙代替吸煙,電子煙會是一個幫助戒煙的可行方法嗎?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約有50多萬人因攝入過量反式脂肪而死於心血管疾病。大型臨床研究發現,每增加2%從反式脂肪攝取的能量,心臟病風險上升23%。為減低反式脂肪對心臟健康的威脅,全球不少國家皆響應世衛的呼籲杜絕人工反式脂肪。
肥胖已成為流行病,除了處於戰亂饑荒的國家,幾乎沒有任何地區的人口可以逃過肥胖的威脅,肥胖帶來的疾病及醫療負擔,亦令全球衛生機構憂心忡忡,肥胖出口大國 —— 美國警告,如果不採取有效的飲食習慣,十年後將有過半肥胖人口。
每經過便利店或是超級市場,凍櫃裡都琳瑯滿目的擺滿各式各樣的瓶裝罐裝飲品,只是「水」這一項,提神的、鹼性的、補充能量的,又或是標榜健康的淨水、天然水、礦泉水等等,數不勝數。一瓶一瓶的瓶裝水,是否對身體健康?是否對環境健康?
2019年底,美國紐約州一個住所發生猶太人被襲,當時數十人在屋內慶祝猶太教傳統節日光明節,一名以圍巾蒙面的男子手持長刀闖入屋內,向聚會群眾襲擊,行兇男子在逃走時被警方拘捕,受傷的群眾中最嚴重者被刀傷六次。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患多囊卵巢綜合症的華人女性,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非患病者高4倍,而且較早發病。有關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PLOS Medicine》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