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下一波 中大招募港人查隱性新冠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隱形患者能夠避過現時常規的監測系統,在社區傳播病毒,成為防疫控制的障礙。中大進行對隱性患者的研究,從而改善感染控制政策,以應對有可能出現的下一波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隱形患者能夠避過現時常規的監測系統,在社區傳播病毒,成為防疫控制的障礙。中大進行對隱性患者的研究,從而改善感染控制政策,以應對有可能出現的下一波疫情。
被戲稱為「人民的希望」的Remdesivir在新冠疫情下可謂萬眾矚目,研發此藥物的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陸續更新藥物最新的臨床試驗進展,而使用Remdesivir恩恤方案數據亦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
香港自2020年1月23日錄得第一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至今,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一直受到疫情影響。大部分非緊急醫院服務須調整,唯緊急治療例如中風服務則仍然維持。儘管如此,公眾及病人可能因為疫情影響而諱疾忌醫,耽誤了治療時機。
多囊性腎病常稱為多囊腎,是一種遺傳病,大約每千人便有一人是多囊性腎病患病,多於40歲後發病,腎臟會出現「多個囊泡」。但是,腎臟有水泡、水瘤或水囊等,並不等於患了多囊腎 ,必須由專科醫生診斷。
研究發現,立體定向消融放射治療(SABR)的高精確度、高強度放射可能會減緩部分腫瘤已擴散到體內少數不同部位、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患者的病情進展。研究報告已於《JAMA Oncology》發表。
地點是意大利北部Bergamo,數十架軍車緩緩而過,車上裝載的不是軍人,不是醫用物資,而是因新冠肺炎死亡的屍體,因數量太多,意大利政府需動用軍車運送火化,家人不能送別,甚至不能見最後一面,場面感傷。
新型冠狀病毒可以感染任何人,但統計發現,年齡較大的成年人(65歲及以上)及長期病患者的病情會較重,死亡數字亦以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為多,所以,如果你或你家中有65歲或以上人士,更要小心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