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Kit
Posts by Donna Poon:


誰的錯?
台灣一位知名藝人在日本旅遊期間染病離世,消息相當哄動。事件令我們關注是其死因為流感併發肺炎至敗血症,而病人是流感死亡率較低的年輕群組(48歲),台灣很多傳媒都把責任歸咎於日本醫療救治不及時!

注意流感危險症狀
香港人常把傷風感冒和流感混淆,但凡出現流鼻水、咳嗽、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症狀的不適,輕微稱作「傷風」,嚴重稱為「感冒」。然而,傷風其實就是普通感冒,只是普通感冒不等同流感(流行性感冒)。

過度消毒增過敏症風險
有研究指,新冠期間出生的嬰兒患上濕疹、哮喘等過敏症的發病率明顯上升。這與學者提出的「衛生假說」理論:「兒童在成長初期缺乏接觸特定微生物會干擾免疫系統的正常發展,或會增加患上多種過敏症或免疫疾病的風險」,息息相關。



結合中西醫紓緩流感不適
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常在冬春兩季間爆發。調查顯示,25%出現上呼吸道症狀患者會向中醫求診,而36.2%則會見西醫,然而,超過一半患者卻可能不太太理會自己的狀況,選擇自行康復。

乾眼症藥或可治子宮內膜異位
中大醫學院利用人工智能系統識辨出兩個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靶點,並發現治乾眼症的非類固醇抗炎藥物整合素抑制劑有助抑制異位內膜組織生長,具潛力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治療方案。研究結果已於《Advanced Science》發表。
髖部骨折可誘發心臟病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研究團隊發現,髖部骨折可能誘發心臟病;特別是有心臟衰竭病史的髖部骨折患者,其心血管疾病風險和死亡率明顯較高,預後較差,且在骨折後需更多治療照護。研究已發表在《自然通訊》。
精神藥氯氮平致血癌風險低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醫院管理局40萬份醫療數據,進行全球首個針對高效抗精神病藥物「氯氮平」與血癌發病率關聯的分析研究,發現使用氯氮平導致血癌的風險極低。研究結果已發表於《PLOS Medicine》。
年齡由誰來定?
現代人會打扮,也會保養,外表看起來確比真實年齡年輕十歲八歲,但都是「看起來」年輕而已,真實年齡還得看身體的內部,別人也許看不出你的年紀,只是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內部會發生衰退的變化!
抗病毒藥降免疫力弱患者死亡風險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口服抗病毒藥物可將免疫力弱患者的新冠後死亡風險降低42%,並揭示其與疫苗接種產生協同效應,結果已發表於醫學期刊《The Lancet Rheuma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