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遊
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黃金假期,因為是同胞們的長假,據說千萬人國外遊,國內遊的更高達8億人次。
中國人出遊真不是說笑,簡直是人類大遷徙,把全球的景點都擠爆。近至中國全境,遠至非洲大陸,敦煌鳴沙山黑卒卒的只見人頭不見沙,帛琉玩浮潛的人比魚還多,不要說全球人都知道中國人放假,連海底的生物都知道中國人放假了!
十幾年前去旅行,當地人看到黃面孔,通常都會說句「Konnichiwa」,現在就算去到阿拉斯加,也有人懂得說「你好」!可見中國經濟的確強起來,中產人口多了,就會得在假期出遊,看看世界!
香港與中國大陸相連,一直都「受惠」於同胞旅遊經濟,過去實在賺了不少。現時同胞來港旅遊的模式比較貼地,不那麼購物,也不一定住酒店,甚至即日往返(與不少香港人上深圳相同)。
許多人都看不慣同胞來港旅遊不過夜的「窮遊」,事實上,很多人(包括我)在初出社會或學生時代都是「窮遊」 —— 是那種揹著睡袋睡火車站、在歐洲小賓館睡天台,甚至在橫渡愛琴海的客輪上睡甲板。相信當時那些外國人看著我們「窮遊」也都是一臉嫌棄,但是,人生有多少「窮遊」的機會?
不要說每天都可以!事實上「窮遊」也要有條件,首先必須不怕辛苦,最要考驗的是年紀和體力,只要有點能力負擔睡在床上,沒有人願意一整夜睡在椅上或地上,「窮遊」—— 那真是年輕的專利,青春大把,不妨揮霍;上了年紀沒錢的話就不必遊了,幾十歲何必攞苦嚟辛!
香港仍然能吸引大量遊客是我們的幸運,百多萬人入境,就算全部不住酒店不購物,旅客總要坐車喝水吃飯吧,小商店不多不少也能受惠。平日冷清清的尖沙嘴商場就是因為假期而人頭湧湧,咖啡店和食肆都坐滿客。高端消費根本就是小撮人的玩意,普羅大眾就是小市民的旅遊方法,逛逛街吃吃地道食物,除非很富貴,否則去日本、法國、意大利旅遊也不會天天吃貴價餐,住高階酒店!
富遊也好,窮遊也好,能來香港看看我們的生活,感受我們的文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