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實質
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令人們愈來愈熱愛五彩繽紛的生活。然而,面對有限的生命和流水般的歲月,卻不免有一絲惆悵,年輕人為無法挽留的匆匆青春而感慨,老年人更是在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嘆息,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熱愛自己的生命,但是你真正在愛惜生命嗎?如果你沒有了解生命的實質,你就不知如何去愛惜它,保護它。
甚麼是生命?生命與非生命有甚麼區別呢?從低等的病毒、細菌到最高等的人類,一切生命都具有共同的主要生命特徵,即遺傳與代謝,而非生命是沒有這些特徵的。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每個細胞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而人體則是由成千上萬,各種各樣的細胞有機地組成,生命的特徵即在這些獨立的小生命中進行,而他們的實質是表現在核酸與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
對生命的合理要求
生命的全過程,是生物個體不斷建造修復與分解破壞的對立統一,外界物質被生物選擇性吸收後,在體內一方面進行建造修復,另一方面分解破壞,當前者超過後者,生物個體就生長發育繁殖,反之,則機體衰老死亡。無論是低等生物或是高等生物,都蘊藏著巨大的自身生命活力,那麼能否用科學方法一方面排除妨礙它們生命活力發展的因素,另一方面增強能提高生命活力因素,這樣一來個體就可永存下去呢?答案卻是否定的,因為如果任一個體的壽命無限延長,不但對本身的生存不利,也會破壞整個生物圈的生態平衡,引起惡性連鎖反應,所以生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就獲得了一種遺傳特性,即規定本種生物各體何時停止生長,何時衰老死亡。人類的發展也正是遵循這一規律,即也是有一定的自然壽齡,但是這種自然壽齡要比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要長得多。因此,雖然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但延長現實中的平均壽齡以期達到自然壽齡的水平卻是個合理的要求。
人因為有了核酸和蛋白質的代謝,有了細胞功能,所以有了生命和青春,當自然衰老來臨之前,你只要保護好你的核酸、蛋白質,利用好細胞的功能,你一定會擁有充滿青春活力的80歲、100歲、150歲。
延緩衰老
一個人的生命歷程從受精卵結合至胎兒出生,經歷幼年、少年、青年、壯年及老年的各個時期。人的老化是指生長發育到成熟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在結構和功能方面表現出種種進行性衰退變化的現象,從而引起機體對內、外環境適應的逐漸減退,老化的最後階段為衰老,衰老即是老化的結局。
發生老化的時間,各生命個體間差異很大,各個器官開始老化的時間和進行速度也不盡相同,一般人在三十幾歲就開始了。骨、軟骨、肌肉、皮膚等對維持生命沒有直接關係的組織老化發生較早,而心、腦、肺、肝、腎等擔任重要生理機能的器官,老化則較遲。這些事實啟示我們,防止衰老的措施,最好在老化發生之前採用,即是說抗老延年並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當你正青春煥發時也別忘了注意防止促老化的各種因素產生,這樣才是青春無悔。
儘管老化和衰老在任何人體內都是無法逃避的生理現象,但是利用今天的科學觀,大大放緩老化的腳步,遠遠推遲衰老的降臨,卻是完全有可能的。
對於生物界中有生命的個體來說,人類並不稱得上是佼佼者,人的壽命只是長過貓、老虎或獅子,卻長不過小小的烏龜或是巨大的橡樹,這是生物進化中所決定了無法改變的事實,大家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接受了。然而讓人類倍感委屈的是:就連自己應有的生命極限都享受不到,絕大多數人只能有預期壽命中半長的壽齡。
生命是等腰三角形
人為甚麼會未老先衰呢?日本學者把人的壽命比喻為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面積大小。底邊即為家族的遺傳因素,兩腰分別代表營養狀況和環境(空氣、水質等)狀況,面積儘管與底邊有關,但成年人是相對恆定的,而兩條腰的長短則是變量,左右著面積。面積要大,不可忽視家族的遺傳因素,更要重視後天的膳食營養、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
當然影響人體老化的因素有很多,而與我們朝夕不離,息息相關的飲食卻對其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這個理論是真的嗎?
即使科學最昌明的美國也確信追求青春之泉應該從飲食著手,巴博亞羅拉博士(Dr. Paavo O. Airola)是世界享有盛名的自然療法治療師及營養學家,他經過大量調查和研究後發現了不同國家、地區的長壽秘訣,而絕大多數都是與飲食有著根本的聯繫。他發現日本人的健康長壽秘訣是大量食用海藻製品,他們以海藻做湯、煮麵、煲砂鍋,日本人一直是東方較健康長壽的民族之一,他們的主食是海藻或昆布,再吃一些魚類,而較少吃肉,海藻是一種來自大自然的神奇食物,含有其他食物所沒有的必要營養成分。日本的另一項長壽秘訣是飲食中適當控制鹽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道,日本各地胃癌的發生率和各地居民食用的鹽量有密切關連,當然,鹽不是癌症的唯一因素,但吃太多鹽將導致高血壓、腎臟病、心臟病、頭髮脫落及皮膚病等。如果你希望保持年輕,攝取的鹽分應維持在最少量。另外,在日本還有一健康秘方,就是每天有恆地攝食大蒜,也確能預防疾病,促進健康。
在中國,相信沒有人不崇拜人參的神奇功效。人參不僅被視為延年益壽的保健食物,且也用來治病;另一種養生中藥枸杞也常為人們樂道。有規律地飲用人參茶及枸杞茶,可延緩老化的發生,所以巴博亞羅拉博士推崇人參和枸杞是青春之源的中國植物藥材。
在中東、遠東及中國東北,其長壽秘訣為食用苓麻及粟(小米)。許多營養學家堅信中國北方人由於以粟為主食,所以體能比食米的南方人優秀。俄羅斯人則認為含有花粉的蜂蜜有延年益壽的神奇效果;在德國,健康長壽的秘訣是大量食用發酵食物和飲用礦泉水,保加利亞的長壽老人每餐飯後必飲酸奶。飲食習慣和長壽有必然的聯繫。
老化的原因
努力發掘我們身邊的天然食品,而非一些速食品、清涼飲料、砂糖及合成調味料。的確,加工食品能減少烹調上的許多麻煩手續,對主婦而言是較為方便的「魔杖」。不必花太多時間準備材料,換言之,可以利用短時間將當日的食物輕易地上桌,此外,由於食品的樣式琳瑯滿目,很多人會錯覺這種食品生活為家庭帶來幸福。但事實是,我們不知不覺在這種飲食生活中從根本上腐蝕了人體。所以,真正左右你老化的原因,便是我們每日三餐的食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