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熱病,也防情緒中暑!

0
683
views

地球已進入「熱化」模式,每年夏天,都熱得叫人透不過氣來,整個地球都好像燒熱了火爐,多個國家的夏天都是持續高溫,常有熱死人個案出現!

國預測天氣仍常有使用民間沿用的曆法名詞,每年初夏陽曆6-7月,在中國江淮流域有一段連續的陰雨天,因為正值江南梅子成熟期,所以這段日子常被稱為「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開始時稱為「入梅」,待梅雨季節結束時,則為「出梅」。因為中國地大,所以各地的入梅和出梅時間不盡相同,但大致上都是在5-6月開始,6月底至7月初結束。在梅雨季節裡,若是多雨的話,稱為「豐梅」,少雨的稱為「旱梅」,若整個梅雨季節中下雨不足4天,降雨量少於80毫米,則稱為「空梅」。

根據中國傳統曆法,隨著梅雨季節結束,夏季才算正式開始,進入了所謂「三伏天」,天氣以晴朗到多雲為主。每年夏至之後「入伏」,「伏天」分初伏、中伏和末伏,而伏天則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最潮濕悶熱的日子。

香港天文台在2004年曾經以電腦模擬全球的氣溫,對香港未來百年氣溫作出評估,結果是香港在本世紀的最後10年,即2090-2099年,平均氣溫會較1961-1990年的平均值23℃高出3.5℃。另外,每年夏季的酷熱天氣(33℃或以上)的日數會增加,每年夏季的熱夜(夜間氣溫28℃以上)的日數亦會增加,而每年冬季(最低氣溫12℃或以下)的日數會減少。換句話說,香港未來的天氣只會愈來愈熱,夏天晚上,涼如水的情景可能只堪想像了。

在高溫不斷創紀錄之下,使人對暑熱,充滿戒心。

為甚麼會中暑?

人體一般能維持個人體溫在36-37℃左右,這是由於人體內各個器官、組織的新陳代謝和運動時所產生的熱量,能夠通過皮膚表面、呼吸和出汗等途徑散失,降低體溫。當環境溫度升高,人體蒸發散熱也逐漸增加,若是溫度也高,蒸發散熱受阻,大量熱氣會積在身體內,如不及時散熱,就會出現中暑情況。

在高溫之下(一般指室溫超過35℃)或是烈日下曝曬而沒有足夠防暑裝備,過度勞動或是在戶外工作的人最易中暑,而長者、小童及懷孕婦女也屬於容易中暑的族群。輕度中暑的症狀大多是頭暈、心跳、出汗、惡心、體溫超過37.5℃,不會構成生命威脅,只要離開燠熱環境,休息一陣就可以恢復。

熱病

中暑是因高溫而出現的其中一種病症,醫學界將由高溫所引致病症稱為熱病(Heat Illness),熱病包括以下3個常見的種類。

  • 熱痙攣(Heat Cramp) —— 長久在燠熱環境下運動或是工作,排汗過多,水分補充不足,常見的症狀是引致肌肉痙攣、暈眩無力。如出現熱痙攣,應停止所有活動,先喝些冷凍飲品,若熱痙攣在一個小時仍未能停止,便應尋找醫療協助。
  • 熱衰竭(Heat Exhaustion) —— 又稱為熱昏厥,主要是排汗過多,來不及補充水分而出現虛弱、頭痛、惡心、臉色蒼白及昏迷情況。處理熱衰竭應採取令身體涼快的方法,補充大量水分,如病徵惡化或是持續一小時,便應送院求醫。
  • 熱中暑(Heat Stroke) —— 又稱日射病,與熱衰竭不同,當身體的調節系統不能把體溫降低時,體溫便會急速上升,以致頭痛、惡心、暈眩,甚至意識昏亂,嚴重可引起腎衰竭及死亡。酷熱下容易出現熱中暑情況,若是患者昏迷或精神錯亂,應立即送院,不要浪費時間進行自我急救。

南中國的夏天一般會延至10月,防暑工作應從根本做起。改善勞動和居住條件,盡量遠離熱源,在車間時降低車間溫度,調整作息時間,飲用含鹽0.3%的清涼飲料都能有助消暑。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或內分泌系統疾病及肝、腎疾病病患者更需小心,避免在高溫車間內工作。

預防中暑措施

  • 在室內盡量打開窗,利用風扇或空氣調節以保持通爽涼快。
  • 避免在濕熱的環境下做劇烈運動,應選擇在室內通風的場所內進行。
  • 如要外出,應穿著淺色、寬鬆和通爽的衣物,有需要時可戴上闊邊帽子或使用雨傘以遮擋陽光,幫助散熱。
  • 在酷熱天氣下,不應作長程的登山或遠足等活動。
  • 戶外活動最好安排在早上或是黃昏後進行
  • 應補充足夠水分以防脫水
  • 避免含咖啡因和酒精類等利尿飲品
  • 不應留在停泊了的車子之內

情緒中暑

大熱天,也是熱火朝天,可能是天氣太熱,把所有人的脾氣都搞熱起來,就是人沒有中暑,情緒難保不中暑。情緒中暑,有稱為夏季情感障礙症。情緒中暑的主要症狀是心情煩躁、易動怒、好發脾氣、思維混亂,常為微不足道的事情與別人爭執,自覺心情煩躁,不能靜下來思考。專家指出,在正常人群中,約有16%的人在夏季會發生情緒中暑,若是氣溫超過35℃,日照時間長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情緒中暑的比例更會急速上升。

另外,氣味、噪音及擠迫的空間往往是造成情緒中暑的三大誘因。其實,比起其他南亞地方,甚至是台灣或是中國內地,香港都不算是個很熱的地方,不過地狹人稠,高溫加上每天街上都是人頭湧湧的侷促擠迫感,情緒便容易中暑了。

情緒中暑對身體的危害很大,大動肝火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甚至會出現猝死。情緒中暑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響,對於一些長期病患者,更容易受刺激而使病情加重。古人說心靜自然涼也許不能套用於33℃高溫之下,但是注意調適自我心理,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對自己的身體和人際關係都有利無害。

  • 注意飲食 —— 天氣熱,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多喝水以調節體溫,改善血液循環。蔬果、啤酒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少吃辛辣食物,少飲烈酒。
  • 注意起居 —— 居室要注意通風,特別在早晚室外氣溫相對較低時,宜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
  • 注意心理調節 —— 遇上不順心的事,要懂得以戒躁、息怒的心態來處理。
  • 注意情緒 —— 幽默感可給生活帶來歡笑,淡化矛盾,使緊張的神經得以鬆弛,有助維護良好情緒。

註冊中醫虞慶芳認為在酷暑下,對在室內工作的人影響不會太大,但在戶外工作的人便需特別注意,多補充水分免使身體內的水分急速流失而致中暑。以下有三種解暑湯方,在酷熱日子飲用,有清涼解暑作用。方劑可以普通煲茶法製作,水量以浸過手背為宜,煲至200ml,待涼後飲用。

佩荷化濁袪暑茶

主治: 頭重如裹,胸痞腹脹。
成分: 佩蘭5g、藿香5g、荷葉3g、陳皮1g。

二葉參麥清暑茶

主治: 暑熱內陷,耗傷氣陰。
成分: 竹葉5g、荷葉3g、太子參10g、麥冬5g。

二皮茅根消暑茶

主治: 口渴思飲,心中煩熱。
成分: 鮮冬瓜皮30g、鮮西瓜皮30g、鮮茅根15g;或乾冬瓜皮15g、西瓜皮15g、茅根10g。(需注意使用鮮品與乾品的分量不同)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