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藥劑業(Part 2) 社區藥劑業的發展(4):劉愛國

香港藥劑業的發展說新不新,說舊不舊;參與其中的人多,能夠描述整個歷史畫面的人少。百年滄桑難言說,大半生打滾在社區藥房,由藥行打雜做到藥房老闆的劉愛國在初入行時,一定不能想像今日藥房的蓬勃輝煌。

香港藥劑業(Part 2) 社區藥劑業的發展(3):柯宇春

2013年12月21日《東方日報》刊載的一段港聞「一代名醫李仲賢骾喉亡。香港醫學會鼻祖,享譽國際,終年87歲」。 這個消息使我回憶到1976年代表香港藥劑界出席一個由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針鋒相對」。

香港藥劑業(Part 2) 社區藥劑業的發展(2)

社區藥劑業在經歷八十年代低潮期後,九十年代漸次成長。由於藥房經營門檻不高,加上社會有實在需求,97前後,社區藥房變得百花齊放,香港不同的藥劑師團體亦因應不同的社會背景及需要在不同層面推動藥劑服務。

香港藥劑業(Part 2) 社區藥劑業的發展(1)

提起鴉片,最令香港人「刻骨銘心」的是1841年的鴉片戰爭,而數到香港西藥房的歷史,更是不能不提滄桑歷盡的屈臣氏藥房 ── 香港西藥房之始。

香港藥劑業(Part 1) 點滴說當年(5):盧敏權

第一批可以稱為「Made in Hong Kong」的藥劑師在1956年產生。香港大學在1952年推出兩個文憑課程(Diploma Course),一是藥劑學(Pharmacy),而另一是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都是四年課程──兩年修讀,兩年實習;實習完畢後便考認可資格試(Qualifying Exam),合格後更成為註冊藥劑師和社工。

香港藥劑業(Part 1) 點滴說當年(4):張仲良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藥劑業能在香港發展,有賴前人不懈努力,在這百多年間,很多人事已經煙消,但沒有這些人物,便沒有藥劑的歷史。

香港藥劑業(Part 1) 點滴說當年(3)

在1842年英國佔領後,經濟主要依靠漁農業的香港開始變化。經歷二次大戰及日佔時代,香港脫離戰亂陰霾,踏入七十年代更是百業騰飛。1988年香港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晉身發達地區行列。八十年代後期,香港經濟更由工業主導轉向服務業為主。

香港藥劑業(Part 1) 點滴說當年(2)

香港藥劑的發展,最早的記載要追溯到1879年外科醫生報告所提到「年老非合資格藥劑師布特豪」,十多年後那時的香港政府開始培訓本地藥劑學徒,卻因華人對西藥缺乏認識,藥劑師在社區未能發展。

香港藥劑業(Part 1) 點滴說當年(1)

香港藥劑業的歷史很難尋根溯源,「香港藥劑業 ── 點滴說當年」是幾位藥劑師嘗試重組香港藥劑的歷史,分多個章節刊登。但人事變遷不斷,紀文的真確性,有些已考證無從。本文如連載小說,有敘事、有說人,在編採過程中,確信已盡全力,希望將往日藥劑業的一鱗半爪,重新活現。

新型薄血藥減房顫患者骨質疏鬆性骨折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一項最近研究,分析了2010-2014年在香港公立醫院求診的8152名心房顫動患者的臨床記錄,首次發現傳統薄血藥華法林對比新型薄血藥達比加群,明顯有較高的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