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流派源流与发展

0
6108
views

用源远流长来形容中医学一点不为过,中医奉为圭杲的《黄帝内经》成书期也有二千年,在这段悠长岁月里,中医按不同的地域、人脉、天候,演化出不同的流派。今期我们就粗略地简介在中医长河里较为人所识的流派。

惯中医的读者或许会认为医师处方药物变化不大,不外乎树皮枝叶草头云云;看咳嗽一般处方少不了桑叶、菊花、连翘、桔梗等,或是麻黄、杏仁、陈皮等;睡眠差总有酸枣仁、百合、龙骨……心中不禁疑惑:「我也懂啦!」

俗语有话「久病成医」,说不定有病人也想过开方替自己治病。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物产各异,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性亦不尽相同,形成明显的体质差异。如北方天气寒冷,北方人体质壮实,腠理紧实,饮食习惯多是进食高热量食物,也惯喝烈酒,发病通常因受寒引起,属外感病。南方地势薄,临近海滨,湿热多雨,南方人体质纤瘦,腠理疏松,嗜冰冻饮食,较易患上胃肠痰湿的内伤疾病。

疾病的治疗方法和用药因天时、地域、人的不同而相互区分,慢慢演化出各具特点的经验医学。

然而,人类文明是不断进步发展的,任何学科都必经反复实践、总结、验证的过程,中国医学亦是如此。自人类文明存在至有文字记载出现,中国医学一直以经验医学帮助人类解决健康问题,而由经验医学走向理论医学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距中国开始文字记载的历史两千多年,该书除了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外,还是第一部养生宝典,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以《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基础,后人不断发展、临床验证、总结,慢慢形成不同的流派。

一如佛教理论源自古印度,在中国古代嵩山少林发扬光大,影响至今。中国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的一众医学派别中,以伤寒派最被推崇,后世的医派都深受其影响,发展出不同特色的流派。

古典伤寒派

伤寒派源于两千年前东汉时期,开山祖师是河南人张仲景,他因当时族人多死于外感伤寒而博采古籍,并集结成《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本宝典,被称为「方书之祖」。其中记有被视为天下第一方的「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伤寒派的特色是用药精简,甚少有方子超过十味,而疗效显著,一矢中的,箭无虚发。

四大家和易水学派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发展的辉煌时期,医家在前人的理论上不断临床实践、发挥创新、开宗立说,创建新的医派。

  • 河间派 ── 创始人刘完素(后世人称刘河间)认为疾病多为火热引起,强调「五气化火」和「五志化火」理论,善长用寒凉药物治疗,后世称之为「寒凉派」,有「热病用河间」之说。
  • 补土派 ── 创始人李杲(李东垣)创立以顾护脾胃为主的治法,因脾脏属土,所以名为补土派,亦有称为温补派。
  • 攻邪派 ── 张从正(张子和)的攻邪医派强调「邪留伤正」的疾病观点,以驱除邪气治病,常用发汗、呕吐、泄下三法。
  • 丹溪学派 ── 始创人朱丹溪,以养阴法治疗疾病,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提倡以滋补养阴为主治法。
  • 易水学派 ── 创始者为河北易水人张元素而得名,以脏腑证候病机为其治疗探索,辨别属寒属热、属虚属实来分析疾病。

这些门派虽然年代久远,但其创立的治疗思维和留下的临床经验却影响深远,其中临床常用的药方「补中益气汤」、「越鞠丸」和「大补阴丸」等,至今也存在临床实效。

明清时期温病派

至明清时期,瘟疫(温热)流行,温病始被深入研究,其时以《伤寒杂病论》古书所载的治法治疗南方湿热引起的瘟疫病,疗效并不显著,需寻找新的方向。以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一批明清医家为学派的核心人物,从湿、从热立论,创立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法。温病派用药特点是味数少,用量轻,以轻灵甘淡,芳香化湿,发挥四两拨千斤之效,温病药方的特性更切合南方。常用药方如「桑菊饮」、「银翘散」和「新加香薷饮」等,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药。

除了有轻灵的温病派外,另有扶阳派,他们用药量重,味道厚,犹如重量级拳手,出拳重猛,一击即中,尤其重用「熟附子」、「黄耆」等,相对于温病派,风格截然不同。

因地域而立的流派

有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俗语「靠山食山、靠水食水」,不同居住地有不同的水土气候、文化和生活饮食习惯,培养出不同体质的人群,也衍生出不同医派。明清时期人口激增,民间对医疗的需求明显增加,当时中医可分为广东岭南医派、安徽新安医派、苏州吴中医派、常州孟河医派、温州永嘉医派、杭州钱塘医派、江西盱江医派和湖湘医派等等。这些医派较为近代,医术承传较为全面,著作也较多,其中孟河医派人才鼎盛,清末民初时期出了大批有名的医家,如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程门雪、秦伯未、丁济民、章次公等,其后人仍活跃于中医界。

传说中「悬丝诊脉」

说医林名宿,不得不加插一段轶事。历来民间遍传御医为宫中皇后、公主看病,不可以直接望、闻、问、切(把脉),而必须用丝线的一端系在病人手腕脉口上,御医按丝线另一端间接取脉,俗称「悬丝诊脉」。

话说孟河医派代表人物马培之(马文植)因医术超群,在清光绪六年曾经奉召赴京为慈禧太后治病,太后病愈,获赐匾额。马培之后来在其著作《纪恩录》中记录了给慈禧太后诊脉的经过,是否真如民间传言所说的悬丝诊脉呢?书中说只是不能站起来走上前去摸脉,而书记载「行一跪三叩首礼……太后命文植进诊,膝行至几前,几上置两小枕……启帘,请脉,左右如法」,须不能抬头望,末了一句是「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训示」。这个记载打破了民间 「悬丝诊脉」传闻。

现代学院派

学院式的中医教育萌芽于民国初年的上海。1916年,孟河医派代表人物丁甘仁在上海住所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办学宗旨以「昌明医学、保存国粹」为中心,以「精诚勤笃」为校训,奠定了学院派的雏形。学院派的另一高峰是五十年代起中医教育进入学院制,全国中医学院相继成立,其中最早且规模最完善的四所院校为广州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和成都中医学院,现已成为全国有名的中医药大学。这些学院吸纳了当时民间临床疗效显著的中医师进入学院内教授中医和编写中医教材,并以西方的教育模式取代了传统师承制度,为有志成为中医的年轻人提供便利快捷的途径。学院为迎合高端人才培训需要,分为全日制的临床型研究生培训,一方面秉承师承制度的优点跟随老师临症抄方,另外亦注重病房临床,即类似西医的实习医生(Houseman)方式训练,结合现代化西医诊断和检查,培育学生成为以临床治病为重点的临床型学位医师。对于现职中医则以公余学习(Part-time)为主,结合不同医师日间工作,加强理论的探索和实验研究,培训成为科学学位型的专才。训练大致划分为临床派和科研派,前者着重临床治病,后者注重实验数据和结合细胞、基因等探索,成为新一代的现代中医。

中国现代著名老中医陈镜合教授提出的「现代中医」应具有中西医专业医学特点,以适应新时代医疗发展所需,兼备中医和西医知识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提倡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的原则,成为学院派的中西医结合新门派。3

备注: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先向注册中医师咨询。
网页:www.ucn.org.hk
Facebook:facebook.com/ucnch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