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病知多少?

0
2631
views

當我們身體內含有過多尿酸,尿酸鹽就會積聚於關節內,引起發炎疼痛,這就是痛風。尿酸的來源是因為我們在日常飲食中,進食一些含高「嘌呤」成分的食物。


麼是痛風?

「來疾如風」是形容痛風病發作時速度;「疼痛要命」是痛風病者發作時的感受。

痛風病的特點:夜間時,手或腳的關節如足部大腳趾、足背、足跟等部位突然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可持續數天,痊愈後亦可復發。長期發病可使關節變形、僵硬,若成為慢性痛風,嚴重可導致腎結石、痛風性腎病等。

高危一族

痛風病以前稱「富貴病」,因為以前只有富貴人家才會飲食營養豐富,每一餐都是大魚大肉,時至今日,經常需要應酬、嗜酒或肥胖人士才是痛風病的高危一族。痛風一般以40歲以上男性病患較多,而且多有家族遺傳因素,但現在求診者年紀卻有年輕化的趨勢,主要與飲食習慣漸趨西化或酗酒有關。究竟嚴格控制飲食是否可以控制體內尿酸的濃度呢?

限制高嘌呤食物是對的嗎?

人體中的嘌呤物質在正常情況下是經肝臟酵素作用代謝後最後形成尿酸,再經腎臟排出體外。如果肝的酵素作用過盛或腎臟功能有問題,都會影響尿酸的高低。所以痛風病是由於尿酸生產太多或排出太少,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形成了尿酸鹽,並沉積在關節,引起發炎而來的。

事實上痛風患者有80%的血尿酸升高是源於內源性尿酸生成過多,只有20%的血尿酸升高是源於外源性尿酸(即富含高嘌呤的食物中分解而來的)。

可是嚴格控制飲食只能使血尿酸下降59.5-120(微摩爾/升),即飲食控制並不能完全糾正高尿酸血症。因此,痛風患者應適當地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但不提倡堅持低嘌呤的飲食。因為長期堅持低嘌呤飲食會造成患者營養不良,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質。

中醫對「痛風病」的理解

從中醫觀點理解,根據本病表現,如反覆出現關節紅、腫、熱及痛,同時伴有關節活動不靈活等,屬於中醫學「痹証」、「歷節風」的範疇。中醫的「痹証」與現代醫學所講的血尿酸過高的痛風,非屬一病。但是中醫認為痛風症的病機主要是濕邪痰濁,導致氣血經絡受阻,痰瘀沉積導致肢體經絡痺阻不通而成。只要辨證論治,逐步調和體質,化痰除濕、清熱、補肝腎,便可有效治療和控制病情。

食療治痛風

從中醫文獻指出,薏苡仁、澤瀉、車前子、大腹皮、茯苓皮等中藥有助排泄尿酸,取其利水滲濕之功。所以在平日不妨簡單使用赤豆薏仁粥(即赤小豆、薏苡仁各50克、豬排骨500克煮粥),有助補脾胃及有利尿滲濕的作用;或防風薏米粥(防風10克、薏苡仁30克煮粥),有袪風除濕、通絡宣痺作用。

懷孕者必須注意忌用薏苡仁,或以冬瓜取代,有利尿消腫、清熱化痰之功。

防比治重要

痛風及高尿酸血症是一種全身性新陳代謝的疾病,治療的重點不只在止痛,最重要的是把痛風的元兇「高尿酸血症」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以免發生致命的合併症。

雖然飲食可減低病發風險,但飲食控制也不能完全糾正高尿酸血症,所以我們應該從均衡飲食開始著手,正所謂 「防比治更重要」, 避免有高尿酸血症時才開始節制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謹記「海鮮就啤酒,痛風跟著走」。3

備註: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網頁:www.yanchai.org.hk中醫服務內容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