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

0
1402
views

香港素有美食天堂之譽,但就是吃得太好,生活太過忙碌,香港人不多不少都會有些腸胃不適,慢性胃炎許多時就是飲食不定不節所造成的病症。

位與我相識多年的舊同事,老是在我面前提起自己的胃部不適,不是泛酸惡心,就是嘈雜噯氣。因為工作勞累關係,在放假前便放任痛飲一餐,之後,胃部症狀立時發作。當時他的脘(胃內腔)腹痞滿脹痛,泛酸嘈雜,口苦口乾,尿黃,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燥,脈象左手弦滑,右尺細數。

診斷:胃脘痛(亦即是西醫的慢性胃炎)。經過處方服藥之後,病人三天後痞滿脹痛消失,僅泛酸嘈雜。一星期後,症狀消失,後囑其服用中成藥香砂養胃丸作保健。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受到各種致病因子(包括身體免疫反應)的經常反複侵襲,發生持續性非特異慢性炎症或萎縮性病變。現代醫學認為,本病主要由免疫遺傳因素、理化因素、感染(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飲食及精神或體液因素等,長期刺激胃黏膜所致。

中醫學認為,本病屬於「胃脘痛」的範疇。多因飲食不節(過食生冷、刺激性食物)、飢餓勞逸失常、過度吸煙嗜酒,以及情志所傷,都可損傷脾胃,或導致脾胃虛弱,引起脾胃運化失常,氣機郁滯而發生胃脘疼痛。

在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中,脾胃屬土,脾為陰土,胃為陽土,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而胃主受納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濁,通過受納、運化、升降,以化生氣津液而奉養周身,所以脾與胃在中醫臟腑學說中佔有重要地位。脾胃居於人體的中州,以灌四旁,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對於人體的生命活動,關係至大,所以引起脾胃發生疾病的機會也比較多,無論外感、內傷,皆易導致脾胃疾病。

中醫的強勝之處,就是整體治療及辨證論說,要成為一個臨床上的成功中醫,也就是顧及整體,識得辨證。

元氣不足

脾胃是元氣的來源,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又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所以脾胃有病,就會產生元氣不足的症候,而元氣不足,又可導致其他臟腑經絡發生病變。如金醫學家李東垣說:「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

水濕不化

脾胃有病,水飲入胃,不能輸布,則可產生水濕停留不化,而出現泄瀉、心悸、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等症。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胃為水源之海,而脾主運化,使脾健胃和,則水谷熱腐而化氣化血,以行營衛。若飲食失節,起居不時,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致合污下降而瀉利作矣」。

食納乖常

脾胃有病,則可引起飲食失常,或消穀善飢,或食納不進。金代醫學家李東垣說:「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者:胃伏水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

痰濁阻滯

脾胃有病,升降失常,運化失職,可致濕聚生痰,痰濁阻滯,常可引起嘔、咳、滿、痞、喘、眩、暈等多種病症。如清代沈芊綠說:「

人自初生,以至臨死,皆有痰。生於脾,聚於胃……而其為物,則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顛頂,下至湧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火動則生,氣滯則甚,風鼓則湧,變怪百端。」又說:「脾胃健運自無痰,故曰治痰先理脾胃。」

木橫乘土

肝病最易侵犯脾胃,從中醫的五形講肝屬木,脾屬土,所以,在臨床治療上凡患肝炎病者,脾臟必定差,只顧及脾臟才能治好肝炎。因此,在預防肝病中有飲食和勞逸結合的原則,故有「飲食不節則傷脾、勞逸過度則傷脾,憂思過度亦傷脾」,而脾旺則不易受邪。

飲食需適可而止

「民以食為天」。人要生活,總是離不開飲食,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若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帶來危害,首當其衝的就是胃。胃主受納和腐熱水穀。胃並非是無邊無際的大海,甚麼都可以容納,這個肉質小袋,質量和容量都是有限的。裝甚麼?甚麼時候裝?都應沒有定義,如果該吃的不吃,飲食不足,身體由於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供應而機能減退。攝入蛋白質不足,身體用於製造抗體的原料減少,抵抗力會降低。飲食過量,胃酸和胃化酸的分泌不能與之互相適應,會出現食物積滯,消化不良的症狀。

如果進食含有細菌、病毒或有毒物質的食物,可引起急性胃腸炎,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甚至發熱、水與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血壓下降等症狀。毒蕈中毒可有黃疸、血紅蛋白尿等溶血症狀,重者出現驚厥和虛脫。河豚中毒,除胃腸症狀外,尚有神經方面的症狀,先出現感覺神經麻痺,後出現運動神經麻痺,最後出現中樞神經麻痺。患者可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如果喜歡進食含鹽分和脂肪過多的食物可導致身體代謝障礙。攝入鹽分過多,容易導致水分滯留體內,出現水代謝障礙。這是過食濃味助濕、生痰的實質。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