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顺乎自然

0
1202
views

养生,即保健延年,它是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就出现,并随着人类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中国人尤重养生之道,而养生之要,更在顺乎自然。

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树栖穴居到结茅为巢,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经受了大自然的各种考验。为了保护自身免受病魔侵害,人类在劳动与实践中,逐步认识了生命活动的一些规律,摸索了一些自我保健、强身袪病的方法,我们的祖先把这些保健袪病的活动称为「养生」、「摄生」或「道生」等,把养生的理论与实践称为「养生之道」。

人与天地相应,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与自然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提供的各种条件,人体与外在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因此,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转化的客观规律,否则将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中医养生首先必须做到「顺乎自然」的原则。

春季,阳气开始发生,气候转温,万物复苏,天地生机盎然。人的起居和精神活动等,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生长的特点,宜晚睡早起,散步于公园,使形体纾缓,以使意志像春天生发之气一样条达舒畅,故谓「养生之道」。

夏季,阳气盛极,气候炎热,万物生长繁茂。夏天人之阳气旺盛外浮,气血趋向体表,此时,宜使心情舒畅,精神活泼愉快,有助于体内阳气向外疏逆开泄,这样人的形体和精神活动才能和夏天旺盛之阳气相适应,符合夏长之规律,故谓「养长之道」。

秋季,阴气始盛,阳气始衰,气候转凉。出现天气清凉劲急,万物肃杀的自然状态。人体之阳气亦开始收歛,调摄精神,要使神气内歛,志意安宁,不使志意外露,阳气外泄,避免秋天肃杀的伤害。这样,人的形体和精神活动才能和秋天阴升阳降,阳气开始收歛的状态相适应,符合收之规律,故谓「养收之道」。

冬季,自然界阴盛阳衰,万物闭藏,冰冻虫伏,一派阴盛寒冷的景象。此时,人体阳气亦潜藏于内,故务必要注意保养阳气。早卧晚起,穿着宜温暖。不使皮肤开泄而汗出,避免寒冷阴邪伤之阳。在精神活动方面,要使志意内藏不宜外露。总之,一切都是为著保养阳气。这样,人的形体和精神活动才能和冬天阴盛阳衰的自然气候相适应,符合冬藏的规律,即所谓「养藏之道」。

中医养生不仅强调自然界对人体的影响,而且十分重视人体正气在发病学中的地位。所谓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或自然界气候的变化超越了人体的适应或防御能力时,就会发生疾病。所以中医养生的「顺乎自然」思想,从根本上讲,还是为了保养正气。

形神共养

养生之道,在中国源远流长,历代养生家非常重视养生之道和保健延年问题。在此,中医的养生之道乃历代养生学中的精华,涉及多学科的独特理论,它对于探讨和发展生命科学必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的生命过程是形神统一的过程。形体与精神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处于相对平衡运动之中。精神由形体产生,并依附于形体而生存,反之,精神可以驾驭形体,从而对形体的健康发生重要影响。因此,形体与精神统一,是生命存在及正常发挥功能的主要保证。这就是中医学的形神一体观。

养形

所谓养形,主要是指脏腑、精气、肢体、五官九窍等形体的摄养。一般认为,人的健康首先是形体的健康。形体是产生神的根本,因此,只有健康、健全的形体,才会有充沛的精神。《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只有「形体不蔽」,才能「精神不散」。

形体功能活动的中心是五脏。五脏,是人体化生和贮藏精气之所。五脏功能各有所司,它们之间的平衡、协调,维持着人的整体生命活动。摄养失当,能损伤五脏,影响其功能,从而损害机体健康。

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主宰,主身之血脉和神明,有规律,有节奏地工作、学习和休息,用体和用脑科学合理,是保养心气的重要条件。

在人体气血运行、调和中起重要作用,保养肝气,要注意劳逸适度,心情舒畅。

为后天之本,在饮食的消化吸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保养脾气,要注意饮食有节。

主气,司呼吸,肺脏通过鼻腔与外界相通,保养肺气,需要注意调适寒温,加强锻炼,增强驭邪能力。

主藏精,为人体阴阳之本,保养肾气,需注意勿操劳过度及节欲养精。

养精

精是人体生命活动之体,是构成人之形体的基本物质,是化生神的物质基础,只有注意精的摄养,才能「形与神俱」,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乐,所以保精以养神,是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

养形的具体内容十分广泛,凡形体锻炼,调节饮食,起居调摄,劳逸适度,避外邪,适寒温,以及练气功等养生方法,都属于养形的范围。

养神

所谓「养神」,主要是安定神志,调摄精神。人的精神、情志变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是机体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应答性反应」。人的精神状态与脏腑气血的功能互为影响。神有协调脏腑功能的作用,但如果情志变动过于剧烈或持久,则成为致病的内在因素。因此,中医的养生十分重视精神的摄养,要求人们做到精神乐观愉快,少私寡欲,做到「恬淡虚无」,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

中医养生的「形神共养」原则与现代心身医学在理论上有共同之处,为此,欲得健康,寿享遐龄,必定要首先掌握中医的养生之本。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