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而非治「已病」

0
1545
views

扁鹊是生于战国时的名医,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记载的古代医学家。在中医学漫长的历史中,其名声不下于华陀。扁鹊与齐桓侯的故事,叙明「致死大病,始于浅疾」的道理。使医者深思的,是治病应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一个真实的故事:战国名医扁鹊有一次路过齐国的都城临淄,国君齐桓侯田午亲自在宫殿里接见他。扁鹊看这位齐桓侯的脸色有患疾的征象,就对他说:「君有疾,但目前在浅表的部位,如不早治,病情今后会继续发展。」齐桓侯听了此话感到奇怪,说:「我身体好好的,哪有甚么病?」扁鹊走后,齐桓侯还对他的随从说:「医生是贪图名利的,他们把没有病的人说成有病,想以此来邀功请赏。」

五天后,扁鹊又见到齐桓侯,对他说:「君有疾,现在已经到了血脉,再不治,病还会发展。」齐桓侯很不高兴地说:「我根本没有病。」

又隔了五天,当扁鹊再次见齐桓侯时,又郑重地对他说:「君有疾,已经蔓延到肠胃,再拖延下去就危险了。」齐桓侯听了很生气,便不理睬扁鹊。

又过了五天,当扁鹊又一次看到齐桓侯时,转身就退避。齐桓侯感到不解,便派人去问,扁鹊答道:「病在早期和中期阶段,还可以想法治好,现你已病入骨髓,无法可治了。所以我只好避开。」

以后五天,齐桓侯果然病倒在床,他后悔莫及,急忙派人请扁鹊,但这时扁鹊已经离开齐国。不久,齐桓侯就病死了。

疾不同病

这个故事给人带来一系列的思考,齐桓侯不承认自己生病,而扁鹊说他有「疾」,他究竟算不算生病?这种病的特点是甚么?说他有病,又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连他自己也不承认;说他没病,他的「疾」又在发展,以致到后期他病倒在床的时候后悔莫及,最后病死。这不能不说扁鹊高明,他一见齐桓侯,便见征知着地说他有「疾」,后来更说他「病入骨髓」。

古代的「疾」与「病」含义不同,「疾」指不易察觉的小病,发展到明显可见的地步便称为「病」。齐桓侯的「疾」的特点是介于「有病」和「无病」之间的状态。在中医学中称之为「未病」,「未病」不等同于「无病」。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现已公认未来的医学应是预防医学,而中国古代医学即具有如此深刻而内容丰富的预防思想,且有一套理论和临床经验,确实是个宝库,值得努力发掘和提高。未病并不容易认识,但扎根于临床实践的中医学却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并有「治未病」思想作为指导。例如,上面说到扁鹊说齐桓侯之疾的故事,作为当时名医的扁鹊运用的是望诊(色诊),中医望诊运用得好,可以测知疾病的轻重和预防,这是中医学的一大优点。

治已病的药物滥用

医学应是研究健康的科学,但长期以来,医学却忙于应付各种疾病,即「治已病」,西医学是如此,中医学事实上也是如此。医学所研制的各种药物及医疗方法也都是为了「对症治疗」,但不少有识之士以他们的实践中已一再发现,医治已病是远远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凡明智的医生都懂得预防的重要,治未病才是好的健康投资。」

据中国内地统计,「治已病」滥用药物导致疾病的百分比在50年代为2%,60年代上升到7%,70年代又上升到18%,80年代则为30%,至今仍不断上升。由这些药物造成轻度生理功能损害的更为数众多。

在医学上,当前有两大难题摆在医生面前:一是大量的未病患者存在,在这群人中许多都时刻在向疾病转化,而医学却基本上不去研究;二是一些难治疾病之症,一旦发病却无法医治。在探索治疗这些疾病的研究收效甚微时,可救之路便是预防之路,也就是回到中医学一贯主张的「防患于未然」的轨道上。

健康这个词的完整意思,不仅是主观上感觉良好的状态或未被医生检查出有病的状态。例如,癌症等可处于静止状态几年到十几年,一个「健康」的个体可能在其儿童时代就已发展出对某一特定物质产生某种变态反应,若不与引起变态反应的应变原接触,仍处于「健康」状态,20-30年后,与那个应变原接触了,轻者发生变态反应 —— 单纯的疹子,重则发生过敏性休克、昏迷,甚至死亡。接触应变原之前此人无病,但却与健康人有别。

中西医学的矛盾

每门学科,每个学说都是时代的产物。因而都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性,问题在于今天用甚么来区别其精华与糟粕的标准。

中医临床思维是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有些方面是以严密的理论为依据的,有些则是会意的、直觉的,尚未或不能用明确的概念表达出来的个体经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辨症主要停留在大体、直观的水平上,辨症后论治的材料,几乎全来自感官的直接观察。虽然把握了总画面的一般性质,但对内部细节却知得甚少,其局限性也是毋庸讳言的。因此,中医应当不断吸收,利用现代科学的知识、方法、技术,采用「拿来主义」为我所用,以此来发展辨症论治。例如中医认为「无症可辨」的恢复期肾炎病人,以小便化验中的微量蛋白和少数红细胞为辨症的依据。就是运用了现代科学的手法,这也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长时期以来,医学界存在着似乎矛盾的状态,中医认为有「症」的,而西医却「查无实据」,因此不承认是病,而中医认为「无症可辨」的,在现代检验学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又可查出病理根据(对糖尿病、慢性肾炎、慢性肝炎等疾病「治疗」后的检验都有此现象)。二者得不到统一。为此,一个高明的中医不但要有扁鹊一样的医术,更应该学习西医的科学手法,在科技迅速发展,社会日趋进步的今天,未来的医学是向中医靠拢的。

有诸内未必形诸外

如果,我们今天的中医满足于扁鹊的「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辨症理论,必将会被时代淘汰,内部病变不一定全形诸外,仅凭「形诸外」的信息有时会弄错。例如,有些黄疸病,辨症无误,但久治不愈,后经检验,方知是因肝吸虫阻塞胆管所造成的黄疸。「形诸外」也可能不贯穿于疾病的全个过程。有的疾病接近痊愈但内部仍有病理信息,此时不「形诸外」了,例如慢性肾炎病人,尽管浮肿已消,小便畅通,自我感觉良好,但尿中红、白细胞仍在。糖尿病人尽管症状全除,而糖尿仍在。对此,不能因无症可辨就结束治疗。

每一位中医都应该谦虚地学习西医的长处,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努力发掘自己身边的宝库,拂去历史的尘埃和世俗的偏见,让中医学插上现代科学的翅膀,而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医学。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